长期以来,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的规定饱受诟病,因为大量保养良好的车辆被迫淘汰。于是不少人都呼吁取消13年报废期限,同时取消禁限摩的政策。在群众的呼声中,这些政策都有些许松动,有城市也传来好消息。
13年报废期限迎来曙光
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为什么被吐槽?因为该政策以单一使用年限作为淘汰标准,迫使大量车况良好的车辆提前退出使用,造成资源浪费与车主财产权损失。说白了就是跟不上时代发展,车子质量却在进步。
在去年9月,商务部也正式回应过群众诉求,明确表示将研究制定更科学的机动车报废标准,不再单一依赖使用年限,而是综合车况、排放、里程等多维度评估车辆状态。当然,这只是一个不痛不痒的回应,具体能不能做到还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有网友称,湖北枝江摩托车达到13年后不会强制报废,只要车况良好就能发备案号,摩托车也能合法上路骑行。不少人都比较称赞这种做法,认为值得全国推广。
取消禁限摩政策呼声大
近些年,对于取消禁限摩的政策呼声很大,多地也陆续开始一些新的管理。比如,2025年河南信阳率先取消摩托车严管街及限行区域,西宁终结全面禁摩历史,仅保留核心路段限时管控。
禁摩这种“一刀切”的禁令是上世纪末出台的,原因属于是各有各的说法。但从目前群众的需求来看,这种禁令已经是过去式,不符合当下的发展,确实需要进行调整。就连央视此前也报道过,我国对于摩托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半月谈》也写道不应该“一刀切”式禁摩。
当然,解禁摩并非一朝一夕的,也不可能全面开放。但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重视老百姓的需求,适当做出一些调整。
摩托车变化带动电动车产业
禁限摩登政策如果发生改变,还会影响电动车行业。因为目前电摩和电轻摩都归为机动车范畴,管理是和摩托车一样的,所以在不少禁限摩城市只能骑电动自行车。
而我国电动自行车限速25km/h,这就造成了许多车主抱怨国标车性能太低,如果想满足需求就得非法改装提速,这就变相催生了灰色产业。所以说,如果禁限摩政策有松动,对于电动车驾驶人来说也是一件好事,用户无需冒险改装超标电动车。
当然,无论是取消13年报废期限,还是取消禁限摩,对于摩托车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利的。同时也能满足许多人驾驶摩托车的需求。
总结
虽说现在关于摩托车这些呼声很高,但短时间内很难有所改变,即便是有改变也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科学的管理,毕竟放开不是放纵。但无论如何,这些声音也代表了群众的需求,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地区认识到这一点,并进行科学的调整与优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