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在咱们国家的城市街道上,你会发现一个特别明显的变化,那就是挂着绿色牌照的汽车越来越多了。
根据统计,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差不多要占到所有新车的一半了,明年超过燃油车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这股绿色浪潮来得又快又猛,让很多人心里都犯了嘀咕:这新能源车,到底是未来的方向,还是一个大家一窝蜂赶时髦踩进去的“坑”?
你随便在网上搜一搜,或者跟身边买了电车的朋友聊一聊,听到的声音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的人拍着大腿直呼后悔,劝你千万别买;而另一些人呢,则是满脸笑容,说这是他近几年做得最明智的消费决定,后悔的是买晚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同样是花钱买车,为什么大家的感受会差这么多?
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新能源汽车背后的那些事儿,看看它到底适合谁,又不适合谁。
咱们先说说那些买了车之后,感觉不太舒坦,甚至有些后悔的人。
他们的抱怨,听起来都挺有道理,不是无病呻吟。
最让人同情的一种情况,莫过于车还在,但生产这辆车的厂家却不见了。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太快,就像大浪淘沙,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品牌,但不是每个都能活下来。
想想看,你怀着对国货新品牌的支持,花了几十万买了一辆外观新潮、功能酷炫的新车,比如曾经名声在外的威马、高合。
刚开始开着确实挺得意,可没过多久,新闻上突然说这个品牌资金链断了,停产了,甚至要破产了。
这时候你手里的车,一下子就成了“孤儿”。
车机系统想升级?
没门儿了。
车子出了点小毛病想找售后?
电话打不通,4S店也关门了。
万一需要换个零件,那可真是大海捞针。
这种感觉,就像是买了个期房,结果开发商跑路了,让人心里堵得慌。
据不完全的统计,像这样因为车企经营不善而影响到的车主,全国至少有二十万,这二十万个家庭的糟心事,是实实在在的。
再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保值率。
咱们中国人买车,除了代步,多少还把它当成一项家庭资产。
燃油车时代,像一些日系品牌,开了几年卖出去,亏不了太多钱。
但新能源车完全是另一回事,它的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太快了,快得就像我们手里的智能手机。
你今年花三十多万买的顶配车型,带着最新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电池续航也是当时最长的。
可半年之后,厂家可能就推出了新款,电池技术升级了,续航更长,智能化水平更高,关键是价格还可能比你的旧款便宜好几万。
这时候你再去看你的车,在二手车市场的价格可能已经跌得让你心疼。
这种快速的贬值,让很多车主感觉自己成了“韭菜”,刚买就亏,想换车时更是舍不得。
还有就是充电和续航带来的不方便,这一点在特定人群和特定地区尤其明显。
如果你住的是老旧小区,没有固定的私人车位,那就意味着你没法安装自己的充电桩。
那么给车充电,就成了一件需要提前规划的麻烦事。
你得找公共充电站,可能要排队,还可能碰到坏掉的充电桩。
这就让用车变得不那么随心所欲了。
另外,对于经常需要跑长途高速,或者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区的朋友来说,“续航焦虑”就更真实了。
电动车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性能会打折扣,官方标称能跑五百公里的车,到了冬天可能实际也就跑个三百公里。
你开在路上,看着电量噌噌地往下掉,连暖气都不敢开足了,心里总是悬着一块石头,生怕车子在半路“趴窝”。
这种每天开车都得算计着电量过日子的感觉,确实会消耗掉很多驾驶的乐趣。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
就在一部分人抱怨连连的时候,另一大批人却在享受着新能源汽车带来的便利和实惠,觉得这钱花得太值了。
首先,对于生活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大城市的人来说,新能源车最大的吸引力,可能就是那块绿色的牌照。
在这些城市,一张燃油车的牌照有多难获得,经历过的人都懂。
有的人摇号摇了七八年,都快没脾气了;有的人则是要花上好几万甚至十几万去竞拍。
而国家为了推广新能源,给了非常优惠的政策,买新能源车可以直接上牌,还免除了购置税。
这个政策,对于那些被车牌问题困扰多年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它解决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代步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生活质量和家庭便利的大问题。
对他们来说,这辆车带来的幸福感,是无法单用金钱来衡量的。
其次,对于绝大多数在城市里生活,主要用途就是上下班通勤、接送孩子的家庭来说,如果家里有条件安装充电桩,那新能源车的使用成本优势就太明显了。
咱们可以简单算一笔账:现在油价不便宜,一辆普通的燃油车,在市区里开,一公里的成本怎么也得七八毛钱。
而电动车呢,晚上利用家里的低谷电价充电,一度电也就三五毛钱,充满一次可能就花个二三十块,能跑三四百公里,算下来一公里的成本也就一毛钱左右,甚至更低。
一个月下来,光油费就能省下好几百甚至上千块钱。
而且,电车开起来安静、平顺,没有发动机的噪音和震动,加速还特别快,红绿灯起步总能快人一步。
早上出门前,还能用手机提前把车里的空调打开,冬暖夏凉。
这种低成本、高舒适度的用车体验,让很多城市通勤用户大呼“真香”。
再有就是,现在的汽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了,它更像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空间。
特别是我们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在汽车的智能化、科技感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超大的中控屏幕、流畅的语音交互、越来越好用的辅助驾驶功能,这些都极大地吸引了追求新鲜事物和科技体验的年轻人。
他们觉得,开车不只是从A点到B点,更是一种享受和娱乐的过程。
在车里可以K歌、看电影,车能听懂你的指令,帮你导航、放音乐,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还能帮你开一段,减轻驾驶疲劳。
这种感觉,就像是从以前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手机,换成了现在无所不能的智能手机,是一种体验上的全面升级。
最后,还有一部分人是从长远持有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的。
虽然新能源车短期内贬值快,但如果你打算一辆车开上八年十年,甚至更久,那么二手车的残值对你的影响就没那么大了。
你更关心的是车辆的可靠性和长期使用成本。
对于电动车最核心的电池,现在主流的厂家都提供了很长的质保期,比如8年15万公里,保证电池容量在一定水平之上,否则就免费给你更换。
这就打消了很多人对于电池寿命的顾虑。
从这个角度看,早点买车,就能早点享受到电车带来的低成本和驾驶乐趣,长期下来,省下的油费和保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路上跑的网约车,现在绝大多数都换成了电车,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对于他们这些靠车吃饭的专业司机来说,成本就是生命线,哪个更划算,他们算得最清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