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说,看到欧拉5的预售价10.98万到14.28万这个区间,第一反应就是还挺合理的。大家也知道,新能源车这个市场,价格区间变得越来越细碎,选择也多,竞争也激烈。比亚迪元PLUS和宋Pro新能源,卖的很好,原因很简单——没啥新意,但很实用。它们的特色就是没有特色,不追求极致个性,就是一辆家用的代步车。你不用担心它有多炫酷,也不用担心它的品牌调性偏激。就像穿普通衣服一样,舒服、耐看、实用。
其实欧拉5不走这个套路。它更加突出颜值和设计感。我倒觉得,这点挺难得的。市面上太多车为了平衡颜值和成本,结果都变成了平庸。欧拉5这次在外观设计上花了不少工夫,特别是那50万元级唯一量产的极光绿液态金属漆,倒让我有点吃惊。咱们过去调侃好车漆,能提升不少美感,马自达早年在这方面走在前面,但现在新能源时代,好车漆的门槛似乎变低了——只要有心,都能在价格范围内搞一两个高光。话说回来,这个液态金属漆确实够有情绪价值。我猜这块漆的成本可能比普通金属漆高个几百块,但对消费者来说,能看到设计感多一点,感受就不一样。
不过我也在考虑,欧拉5这个策略是不是有风险?毕竟把价格定在这么一个区间,意味着要在颜值、设计、品质上都拿得出手。如果销量爆了,可能真会被同行贴标签,价格虚高。但如果预期不要太高,能捡个便宜赚点面子也好。特别是按照长城过去的策略,调出来可能实际售价会低个一万左右,比如调到9.98万甚至更低,那就更有竞争力了。而这个价格区间,选择其实挺多的。比亚迪、吉利、宁德时代都在抢。
我倒觉得,整体造型给人感觉挺亲切,没有距离感。比劲酷的设计,反倒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去开车的朋友都说——这车挺舒服的,造型挺接地气的。尤其是在城市里,看着却不失颜值的车,心理多了一份亲切感。
至于配置,大家会问:这个价位,差别在哪?我粗算过,百公里成本大概在0.4元左右,当然这是估算,不保证绝对。但这个价格,作为日常代步车,性能还算不错,也符合买车就是买个用的的理念。其实我还想问,像我周围的朋友,小白用户会不会被这些高颜值吸引?或者说,他们会不会更在乎实用性而忽略颜值?这让我想起那次和修车工聊天,他说:车再漂亮,修起来能让人头疼不是?这话倒真带有点道理。
说到供应链,记得之前看过一句话:好的车漆就像高级化妆品,一抹即能改善整体气质。欧拉5敢用液态金属漆,其实是有胆量的。在新能源追求个性的设计的重要性也被提上了日程。有人会说:这么拼命搞颜值,会不会太冒险?其实我觉得,要看市场接受度——毕竟那50万级的极光绿也算一张情绪牌,在年轻人和轻奢派中打个品牌效应。
这段时间我不断在想:更多车会不会也开始走外观至上的路线?不是为了迎合潮流,而是真正找到一些差异感。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过一款实车,车身镀铬装饰中规中矩,却在细节处用心,比如轮毂和日行灯造型,虽然都不算惊艳,但总给人一种精致感。这让我有点困惑,究竟是外部颜值带来了用户的关注,还是内在的配置和品质才是根本?这个问题到现在我还在思考。
(这段先按下不表)要说欧拉5的市场表现,还真不好说。毕竟,售价与市场期待的微妙平衡,谁都没把握准确。除了价格,用户真正买单的其实是预期,颜值给的那份情绪价值是不是够强?这个我觉得还得等市场反馈。
对了,前几天跟朋友聊天,他说:汽车不就是个‘情感载体’吗?设计漂亮点,心情好点。我心里一乐,车不一定非得太便宜、太实用,哪怕油漆能让你多喜欢它点,为什么不试试呢?我也觉得,你说的价格区间合理不合理,其实还真是个值不值问题——就看你怎么定义合理。
反正我个人对欧拉5还挺期待的,虽然没细想过它在未来能不能屹立不倒。种种迹象倒让我觉得,只要这个价位能提供一点特别感,就能在众多平庸中突围。毕竟,现在买车,最怕买到千篇一律的产物。
真想问问,未来如果设计和颜值都变成衡量标准,谁能突破惯性?或者说,设计师们还能不能在刚需中找到点心头好?
——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个行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