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逛商场看到汽车展台挤满人,原来合资品牌的车价已经跌到让人心动的程度。凯迪拉克只要15万多,日产奇骏不到12万就能开走,这价格放在三年前想都不敢想。但先别急着掏钱包,这些看似捡漏的好事里藏着不少门道。
有个朋友在广州工作,本来打算买辆凯迪拉克,结果发现光车牌就要多花1万多块。现在新能源车直接送牌照,这笔额外支出让人心里特别不平衡。就像在高级餐厅花20块买罐可乐,不是付不起钱,而是明明超市只卖2块钱。最后他选了能上节能牌的混动凯美瑞,坚决不为铁牌多掏一分钱。
仔细算笔账会发现,燃油车的落地价往往比标价高不少。比如那台15.99万的凯迪拉克,加上购置税直接变成17万多。4S店还会在保险和上牌费上做文章,10万出头的车可能要收8000多杂费。更让人头疼的是低配车型经常缺这少那,倒车影像这种基础配置都要额外加钱装,质量和汽配城货差不多。
现在合资品牌搞一口价倒是好事,至少价格透明不用到处比价。以前不同城市优惠幅度能差好几万,消费者根本搞不清真实行情。不过和新势力比起来,合资车的配置还是显得小气。比亚迪10万出头的车都带座椅通风了,有些车型甚至配了车载冰箱。
开惯电动车的人很难再适应燃油车。合资品牌的车机系统像老式按键手机,导航音乐都有但用起来特别笨拙。动力方面只要舍得踩油门倒不会太差,但智能驾驶辅助最多达到L2级别。最不方便的是不能在车里长时间开空调休息,这点对中午需要午休的上班族特别不友好。
当然也有好消息,像上汽奥迪的新车会用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说明传统车企正在追赶。只是现在这个时间点,你会为了省几万块选择燃油车吗?特别是想到后续的油费、保养这些开支,这笔账真的划算吗?要是你手里有20万预算,现在会怎么选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