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只买交强险行不行?”——这是不少车主在续保时都会纠结的问题。有人觉得“交强险是国家强制的,买了就能合法上路”,也有人担心“万一撞了豪车,赔不起怎么办”。今天,我们就从法律、赔偿、真实案例三个角度,帮你算清这笔“风险账”。
一、法律层面:只买交强险确实可以合法上路
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只要在中国境内道路上行驶,交强险是强制购买的,未投保将被扣车并处以保费2倍的罚款。
费用:6座以下私家车每年950元,连续未出险可逐年下浮。
核心作用:保障事故中的“第三方”(行人、对方车辆等),不保本车及车主本人。
一句话总结:不买交强险不能上路,但只买交强险≠足够保障。
二、赔偿限额:小刮小蹭够用,大事故杯水车薪
交强险的赔偿分为三块,但限额极低:
场景对比:
小事故:追尾朗逸,尾灯+保险杠维修3000元,交强险赔2000元,自掏1000元。
大事故:撞伤行人,医疗费30万元,交强险仅赔1.8万元,剩余28.2万元需车主承担。
三、真实风险:哪些情况交强险不赔?
本车损失不赔:自己撞护栏、暴雨泡水,修车需自付或买车损险。
车内人员伤亡不赔:需额外投保“车上人员责任险”。
非交通事故不赔:如自燃、玻璃被砸、停车被划等。
案例:
2024年,北京一车主仅投保交强险,倒车撞断路灯杆,赔偿市政8万元,交强险仅赔2000元,个人负债7.8万元。
四、三类人群如何选?附最低配置建议
结论:只买交强险是“合法但不安全”的选择
交强险如同“最低生存保障”,能帮你通过年检、避免罚款,却无法抵御真正的经济风险。
建议:在交强险基础上,根据自身车况、驾驶技术和经济能力,至少补充“第三者责任险”和“车损险”,用可承受的保费交换不可承受的损失。
声明:以上内容与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和操作建议。
#搜索话题9月创作挑战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