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加速,航空货运已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纽带。作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航空枢纽,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近年来持续深化货运管理改革,通过智能化升级、流程优化和服务创新,不断提升货运保障能力,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硬件设施方面,福州机场货运区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改造。新建的T2货运站采用国际先进的“一站式”作业模式,配备自动化分拣设备和智能仓储系统,货物从报关到装机的平均时效缩短至2小时以内。同时,机场引入无人值守货车调度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和智能路径规划,将货物集运效率提升30%。这些举措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更有效避免了传统流程中的信息滞后问题。
在管理机制上,福州机场建立了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货运、海关、边检等单位联合推出“提前申报、货到验放”通关模式,企业可通过单一窗口完成舱单、报关单等数据预录入,货物抵港后即可快速放行。针对生鲜、医药等特殊货物,机场设立24小时绿色通道,配备专业温控存储设施和冷链运输车队,确保货物品质不受温度波动影响。据统计,2023年福州机场特殊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5%,其中医药冷链货物占比达18%。
为进一步拓展货运网络,福州机场积极推进“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目前已开通至曼谷、新加坡、首尔等12条国际货运航线,2023年货邮吞吐量突破30万吨,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机场与顺丰、京东等物流企业合作建设区域分拨中心,打造“机场+电商+快递”的多式联运体系,实现货物“当日达”“次日达”的快速配送。下一步,机场还将启动T3货运站扩建工程,规划建设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货运枢纽,预计2025年货运能力将提升至50万吨。
福州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聚焦货运服务品质提升,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和绿色货运技术应用,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航空物流枢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福州机场有望成为连接“海丝”沿线国家的重要节点,为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