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销量遇冷转向安全牌 N8L能否扭转市场困局
十月的寒风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腾势公布当月销量时,业内一片哗然。五千出头的数字,与年初月销破万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曾经的销量支柱D9更是惨遭腰斩,从巅峰时的月销过万跌至三千五百辆。库存压力下,经销商不得不开始甩卖老款。
Z9 GT未能填补市场缺口。
全新N8L承载着腾势翻盘的希望。98万起售价,纯电与插混双线布局,预售号称突破八千台。为了证明实力,腾势甚至拉上央视直播碰撞测试——这场精心策划的“秀肌肉”,核心信息只有两个字:安全。
安全真的能成为救命稻草吗?
在新能源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他们不再轻易为花哨的营销买单。钢笼式车身、九个安全气囊、147km/h的AEB刹停——这些技术参数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但要让消费者重新走进展厅,仅靠这些远远不够。
腾势的问题或许不在于产品力。从技术储备到制造工艺,它都具备相当实力。问题可能出在品牌定位与市场认知的错位。当竞争对手在智能化、用户体验上持续发力时,腾势需要找到更能打动消费者的情感连接点。
安全是基础,不是全部。
观察腾势近期的动作,能感受到其求变的决心。易三方技术首次下放至30万以下车型,天神之眼智驾系统持续迭代,云辇-A智能车身控制系统提升驾乘质感。这些技术积累是腾势的底气。
但市场从不相信眼泪。
当下新能源赛道已进入深水区。消费者要的不是冰冷的技术参数,而是能融入生活的出行伙伴。腾势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安全这个传统优势,与当代用户的情感需求产生共鸣。
N8L的上市是个转折点。
它的表现将决定腾势能否走出低谷。从产品定位看,N8L瞄准了大六座SUV市场,直面理想L8、问界M8等强劲对手。三电机独立驱动、后轮双电机转向、3.9秒破百的性能——这些亮点需要被更精准地传达。
经销商的态度、用户的反馈、市场的检验。
这些因素将共同决定腾势的未来。安全牌打得再好,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用户体验。当消费者坐进驾驶舱,触摸内饰,感受驾控时,那种发自内心的认可,才是销量的真正保证。
年底的交付数据会告诉我们答案。
车市从不缺少奇迹,但也从不宽容失误。腾势需要证明的,不仅是技术实力,更是读懂市场的能力。这场翻身仗,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