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机四驱580公里续航,21.48万起这台韩系纯电SUV为何让自主品牌开始紧张

双电机四驱580公里续航,21.48万起这台韩系纯电SUV为何让自主品牌开始紧张?老司机揭秘GT-Line车型隐藏的三电技术真实水平

前不久跟几个圈内朋友聊天,有人提到最近盐城工厂那条生产线夜班灯火通明。这事本来不算稀奇,但仔细一问才知道,起亚那边追加了快两个亿升级设备,自动化率直接拉到92%。我当时就琢磨,韩系品牌这次或许是真动了心思。果不其然,广州车展上亮相的EV5 GT-Line,把双电机四驱、580公里续航这套组合拳打到21万出头的价位段,多少让人有点意外。

双电机四驱580公里续航,21.48万起这台韩系纯电SUV为何让自主品牌开始紧张-有驾

说实话,这两年合资品牌在纯电市场的日子不算好过。你看大众那边拿ID系列拼命降价,日系品牌干脆躺平当起了“观望者”。起亚这回倒是走了条不太一样的路子——前电机160千瓦配后电机73千瓦,前强后弱的布局看着眼熟,但480牛米的综合扭矩摆在那,零百加速大概能进6秒区间。这性能参数放在自主品牌堆里也不算丢人,何况人家用的还是磷酸铁锂电池。

老司机都明白一个道理:电池选型就是取舍的艺术。三元锂能量密度高,但磷酸铁锂胜在稳定耐用,尤其是弗迪那块88度电的包,循环寿命据说能跑个上千次深度充放。你想想看,一台家用车开个七八年,电池衰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事儿比账面续航数字漂亮重要得多。27分钟从30%充到80%的速度也够用,毕竟服务区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解决问题。

有意思的是他们那套ccNC智能互联系统。27英寸三联屏配11.3英寸抬头显示,硬件规格确实够唬人,但真正值得琢磨的是本土化适配——百度地图、腾讯小场景、车机版微信这些应用全给塞进去了。你要知道,合资品牌以前在智能座舱这块多少有点水土不服,不是界面逻辑反人类,就是语音助手听不懂人话。这回看起来是下了功夫,跟前瞻数字研发中心那边联动做的优化,实际体验如何得真车主跑几个月才能见分晓。

双电机四驱580公里续航,21.48万起这台韩系纯电SUV为何让自主品牌开始紧张-有驾

再说说那台EV9。海外定价折合人民币都快70万了,妥妥的豪华电动SUV定位。E-GMP平台那套800伏高压系统确实有点东西,15分钟补能238公里,这充电速度在目前量产车里算是第一梯队。99.8度电的电池包给的是三元锂,WLTP工况541公里续航,虽然比不上自主品牌动辄七八百公里的账面数字,但你得考虑到整车尺寸——轴距3100毫米,三排座椅布局,第二排还能选装旋转座椅。这种灵活性对家庭用户来说,或许比多跑100公里更实际。

最让人在意的还是那套公路驾驶试点系统。两颗激光雷达、五颗毫米波雷达、八个摄像头,硬件配置堆得挺足。1550纳米波长的激光雷达确实比常见的905纳米方案探测距离更远,雨雪天气抗干扰能力也更强。不过话说回来,L3级自动驾驶在国内能不能落地还是未知数,政策法规这关不好过。现阶段更多还是个技术储备,真要体验大概率得等车主去海外市场试驾。

双电机四驱580公里续航,21.48万起这台韩系纯电SUV为何让自主品牌开始紧张-有驾

起亚这次的打法其实挺清楚:EV5覆盖主流家用市场,EV9抢占高端细分领域。前者用性价比切入,后者拿技术和空间说话。你看他们还特意保留着狮铂拓界、赛图斯这些燃油车型,典型的“油电双驱”策略。毕竟中国市场太大了,有人追新能源,也有人就认燃油车的可靠性。全都想抓,风险分散,这算是外资品牌的老套路了。

网络布局这块倒是下了真功夫。新增57家经销商,跟京东养车、天猫养车合作,服务网点覆盖九成地级市。你要是开着电车跑长途,最怕的就是半路没电找不到靠谱的充电站或者维修点。起亚这么铺渠道,多少能缓解用户的后顾之忧。当然了,网点多是一回事,服务质量能不能跟上又是另一回事,这得看后续口碑反馈。

双电机四驱580公里续航,21.48万起这台韩系纯电SUV为何让自主品牌开始紧张-有驾

说到底,这两台车能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关键还是得看产品力能不能匹配价格。21万买双电机四驱,配置和性能摆在那,账面上确实有竞争力。但自主品牌这两年进步太快了,同价位段的选择一抓一大把,还都是更懂中国消费者的本土企业。起亚想靠技术积累和品牌溢价抢回市场份额,这条路不好走。

不过话又说回来,汽车市场从来不缺黑马。当年谁能想到特斯拉能把电动车做成今天这样?起亚好歹也是在全球76个国家卖车的老牌车企,技术底子和供应链把控能力还是有的。EV5 GT-Line那块磷酸铁锂电池要是真能做到长寿命低衰减,EV9的800伏快充要是体验够扎实,慢慢积累口碑也不是没可能。

双电机四驱580公里续航,21.48万起这台韩系纯电SUV为何让自主品牌开始紧张-有驾

最近听说盐城工厂那边引进了AI视觉检测系统,生产品控据说比以前严格不少。这事儿其实挺重要,电动车不比燃油车,三电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是大麻烦。起亚这次敢把自动化率推到92%,多少说明对自家制造体系有点信心。当然了,量产交付之后真实表现如何,还得看第一批车主的反馈。

反正我的态度一直是这样:新车上市别急着下结论,也别被厂家的宣传数字牵着走。多看看真实车主的长期使用体验,多对比对比同价位竞品,摸清楚自己的实际需求再做决定。起亚这两台车有它们的优势,也有需要时间验证的地方。市场会给出答案,消费者的钱包更会给出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