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禁隐藏门把手!工信部该管管这些“鸡肋”配置了,实用性才是

工信部近期对新能源汽车“黑科技”的整治行动,引发了广泛关注。

那些所谓的“黑科技”,例如故障时无法开启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实际上却牺牲了用户的安全和便利性,这无疑是本末倒置。

别只禁隐藏门把手!工信部该管管这些“鸡肋”配置了,实用性才是-有驾

我们消费者买车,追求的是可靠性、实用性和驾驶的愉悦感,而不是这些华而不实的功能。

今天,用车社就来细致剖析几项汽车上的“鸡肋”配置,看看它们究竟是怎样“坑”了消费者。

首先,让我们谈谈自动启停系统。

别只禁隐藏门把手!工信部该管管这些“鸡肋”配置了,实用性才是-有驾

这套系统本意是节油,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

在拥堵路况下,频繁的启停不仅不能节省燃油,反而增加了发动机和电瓶的负担,缩短了它们的寿命。

试想一下,堵在路上,引擎忽停忽启,那刺耳的噪音和车身轻微的震动,足以让人心烦意乱。

更糟糕的是,有些车辆的自动启停系统逻辑混乱,经常在不合适的时候启动或停止,给驾驶带来安全隐患。

别只禁隐藏门把手!工信部该管管这些“鸡肋”配置了,实用性才是-有驾

这就好比“画饼充饥”,表面上看着诱人,实际却毫无用处,甚至适得其反。

这让我不禁想起李白的诗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本想轻装简行,结果却遭遇了更大的阻碍。

与自动启停系统如出一辙的,还有48V轻混系统。

很多厂商将其作为卖点,宣称能够显著提升燃油经济性。

别只禁隐藏门把手!工信部该管管这些“鸡肋”配置了,实用性才是-有驾

然而,实际的油耗降低微乎其微,却增加了车辆的维修成本和复杂性。

早期48V轻混系统的可靠性堪忧,一旦出现故障,维修费用往往高昂,且难以找到合适的维修技师。

这就像“买椟还珠”,舍本逐末,追求表面上的技术噱头,却忽视了最根本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再来看大灯清洗系统。

别只禁隐藏门把手!工信部该管管这些“鸡肋”配置了,实用性才是-有驾

这套系统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应对多尘、多雪、多泥泞的路况。

但在现代都市环境下,大灯的清洁需求微不足道。

即便大灯真的脏了,这套系统微弱的喷水量也难以起到有效的清洁作用。

别只禁隐藏门把手!工信部该管管这些“鸡肋”配置了,实用性才是-有驾

更糟糕的是,喷嘴容易堵塞,维修起来也费时费力。

这就好比“屠龙技”,练就一身本事,却找不到用武之地。

“可见即可说”的理念,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体验却令人失望。

许多车辆的语音识别系统对方言和口音的识别能力较弱,经常出现误判或无法识别的情况。

别只禁隐藏门把手!工信部该管管这些“鸡肋”配置了,实用性才是-有驾

复杂的交互逻辑也让人难以适应,开车时还要费劲地与车机“斗智斗勇”,实在令人心烦。

这种设计,与其说是方便驾驶,不如说是增加了驾驶的负担,让人感觉像是在跟一台“不听话”的机器较劲。

最后,我们来聊聊天窗和全景天幕。

天窗最初被宣传为可以改善车内空气质量,但实际上,空调外循环功能完全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别只禁隐藏门把手!工信部该管管这些“鸡肋”配置了,实用性才是-有驾

全景天幕虽然视野开阔,但夏天容易变成“烤箱”,冬天则容易结霜,实用性大打折扣。

这两种配置,都像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一些好处,也带来了不少麻烦。

总而言之,这些所谓的“黑科技”,很多都只是厂商为了吸引消费者而设计的噱头,实际使用价值却很低,甚至会带来安全隐患。

消费者在购车时,应该理性看待这些配置,不要被厂商的宣传所迷惑,而应该选择真正实用、可靠的功能,才能获得最佳的用车体验。

希望厂商能够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黑科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