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只要是关心汽车的朋友,可能都看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新闻。
国家工信部的新车公告里,出现了一款吉利的新车,名字叫“银河星耀6 EM-i”。
这车一公布,很多人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满头的问号。
因为大家把图片放大一看,这车的外观、尺寸,几乎就和已经上市的吉利银河L6一模一样,简直就像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双胞胎。
这下可热闹了,各种猜测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有人说,吉利这是在干嘛?
产品线本来就够让人眼花缭乱的了,现在又搞出这么一出,是不是设计师想省点事,直接复制粘贴了?
还有人觉得,这是吉利内部在“打架”,让两款差不多的车互相竞争,看谁能卖得更好,最后活下来的那个,再去和市场上真正的强者,比如比亚迪,一决高下。
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激烈,好像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可能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像吉利这样的大车企,每一步棋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背后肯定有更深层的考虑。
其实,这与其说是内部竞争,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市场布局,更准确地说,是一次针对销售渠道和不同消费群体的精准划分。
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先弄明白吉利现在的卖车方式。
首先,我们来看看那个已经上市的“哥哥”——银河L6。
它属于吉利全新的“银河”系列。
这个“银河”可不只是一个车系的名字,它还代表了一套全新的销售网络。
您如果去过吉利银河的门店,就会发现它和我们印象中传统的4S店不太一样,店面装修得非常现代化,有点像科技产品的体验店,环境明亮、服务周到,主打的就是一种全新的、更高级的购车体验。
在这里卖的车,比如银河L6、L7,都是吉利最新的新能源产品,定位相对高一些,是吉利用来提升品牌形象、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先锋部队”。
那么,这次新出的“弟弟”——银河星耀6,它的名字里有个“星”字,这就很有讲究了。
这个“星”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吉利旗下那些卖得非常火的燃油车,比如星瑞、星越L。
这些“星”字辈的车型,一直是在哪里卖的呢?
答案是遍布全国各地的、数量极其庞大的传统吉利4S店。
这些4S店是吉利多年来打下的江山,是整个销售体系的基石。
现在新能源车这么火,这些传统4S店也急需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来卖,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新开的“银河”店吃香喝辣,自己却只能卖燃油车,慢慢被市场边缘化。
所以,银河星耀6的出现,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这些数量庞大的传统4S店网络,提供一款有战斗力的插电混动轿车。
这相当于吉利用一款车,解决了两个问题:既安抚了老经销商伙伴,又让他们有了在新时代赚钱的新工具。
这样一来,吉利就形成了两条销售战线:一条是“银河”新渠道,走高端体验路线;另一条是传统4S店渠道,走大众化、广覆盖的路线。
用两套网络,卖两款看起来一样,但实际上定位不同的车,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商业策略。
说到这里,可能又有人会问了:既然是给不同店卖的,那它们真的完全一样吗?
如果只是换个名字,消费者也不傻啊。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它们看上去一样,但“内涵”却大不相同。
这个秘密,就藏在工信部申报的那些枯燥参数里。
最核心的区别,在于发动机。
根据申报信息,哥哥银河L6搭载的那台1.5T插混发动机,最大功率是120千瓦。
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动力水平,能提供很强的加速感和驾驶乐趣。
而弟弟星耀6申报的发动机,最大功率只有79千瓦。
这两者之间差了足足41千瓦,这个差距可不小。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两部外观一样的手机,一部是旗舰版的“Pro”型号,处理器性能强劲,运行各种大型游戏都毫不费力;另一部则是标准版,处理器性能足够日常使用,看视频、聊微信很流畅,但玩大型游戏可能就有点吃力了。
有了这个最关键的动力差异,两款车的定位就立刻清晰了。
银河L6,凭借着更强的动力、可能更丰富的配置,以及在“银河”新渠道销售所带来的品牌光环,它的目标显然是市场上定位更高的对手。
比如说,它要去对标比亚迪新推出的秦L的高配版本,争夺那些对性能、对品质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
而银河星耀6,它的动力配置虽然低一些,但对于绝大多数家庭的日常代步、上下班通勤来说,是完全足够用的。
而动力成本的降低,直接带来的好处就是整车成本的下降,最终反映在售价上,就会有非常大的竞争力。
它的使命,就是深入到竞争最激烈的价格区间,去和比亚迪那款已经把价格打到7.98万元的秦PLUS DM-i,以及五菱星光、长安启源A05这些主打性价比的车型,进行贴身肉搏。
它依靠吉利庞大的传统4S店网络,可以覆盖到更广阔的二三四线城市,去争取那些对价格非常敏感、追求实用的消费者。
所以,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吉利的这个操作,就会发现它一点也不乱,反而是一套逻辑非常清晰的“组合拳”。
它不是让兄弟俩内斗,而是让兄弟俩分工合作,一个向上冲,负责品牌和利润;一个向下沉,负责销量和市场份额。
银河L6像一把尖刀,刺向对手防守严密的中高端阵地;银河星耀6则像一张大网,撒向最广阔的入门级市场。
通过这种方式,吉利试图在10万元级别的插电混动轿车市场里,构建起一个无缝衔接的产品矩阵。
无论你的预算是多少,无论你更看重性能还是性价比,吉利都能提供一款对应的产品给你。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也体现了像吉利这样的中国头部品牌,在市场策略上的成熟与精明。
它们不再是简单地造一款车然后去卖,而是像下棋一样,通盘考虑市场、渠道、产品、定价等所有环节,最终目的,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占据每一个细分领域,不给对手留下任何空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