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携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发起全球汽车设计大赛

本届大赛以比亚迪旗下品牌方程豹为主题品牌,围绕“万象宇宙”命题开展,赛事历时数月,经过重重选拔,收到来自海内外超80所名校的大量学生作品。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的方程豹展区,比亚迪举行了全球汽车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来自清华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五大艺术院校的专家评委亲临颁奖典礼现场。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亲自为来自天津美术学院的00后冠军设计师赖裕顺颁奖,并在展台前驻足良久,对年轻设计师们天马行空的创意作品频频点头、目露赞赏。

比亚迪携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发起全球汽车设计大赛-有驾
此次设计大赛以“万象宇宙”为主题,吸引了全球80余所顶尖院校的年轻设计师参与,作品涵盖低空飞行概念车、火星全地形座驾、水陆两栖赛车等突破性设计,以创新设计洞见科技未来
比亚迪携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发起全球汽车设计大赛-有驾

例如,冠军作品将星际探索与东方哲学融合,以悬浮造型和生态舱设计重新定义未来出行场景;而其他入围作品如机甲风超级皮卡、Z世代单人小跑车等,则通过大胆的线条语言和功能性创新,展现出年轻一代对汽车美学的颠覆性思考。这些作品不仅突破传统交通工具的物理限制,更将情感共鸣、文化符号与科技想象注入设计内核,成为比亚迪“设计软实力”的最佳注解。

这场赛事的意义远超一场普通的设计竞赛。

从产业层面看,它是比亚迪“双轮驱动”战略的具象化实践。自2019年全球设计中心落成以来,王传福便强调“技术是硬实力,设计是软实力”,而此次大赛通过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五大顶尖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构建了“学术高地+产业沃土”的创新生态。
比亚迪携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发起全球汽车设计大赛-有驾

正如清华美院院长马赛所言,赛事是“工业美学与科技人文的交响乐章”,既为行业输送兼具艺术素养与工程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又通过方程豹品牌的主题命题,将学术前沿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这种深度联动,让青年设计师的奇思妙想得以依托比亚迪的产业链优势落地生根,形成从创意到产品的闭环。

更深层次的价值,则在于比亚迪对设计话语权的重新定义。过去中国汽车设计常被诟病为“模仿者”,而如今通过大赛平台,东方美学开始与国际设计语言平等对话。

比亚迪携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发起全球汽车设计大赛-有驾

例如获奖作品中出现的“大鹏展翅”线条、水墨意境灯光等元素,既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又借助星际探索、赛博朋克等全球青年共通的视觉符号,构建起独特的中国设计叙事。这种文化自信与技术底气的交融,正推动比亚迪从“产品输出者”向“价值定义者”跃迁。

这场大赛更是比亚迪“工程师文化”与“设计思维”融合的里程碑。发布会上,王传福与青年设计师的合影,与2024年智能化发布会上“工程师天团”的集体亮相形成鲜明对照,揭示出比亚迪人才矩阵的迭代——既保持技术研发的硬核底色,又通过吸纳新鲜血液注入创新活力。
比亚迪携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发起全球汽车设计大赛-有驾
当电动化技术逐渐普及时,差异化竞争必然向设计美学、用户体验等维度延伸。

比亚迪通过大赛汇聚的不仅是设计创意,更是对未来出行场景的前瞻洞察——无论是低空飞行车对三维交通的探索,还是火星座驾对极端环境的响应,都在重新划定汽车产品的价值边界。

这种以设计驱动创新的模式,或将引领行业从“参数内卷”转向“体验升维”,在智能电动车同质化竞争中开辟新蓝海。

当然,设计创意的产业化之路仍需跨越工程化、成本控制等多重关卡。当年轻设计师的脑洞遇见比亚迪的制造实力,我们或许很快就能看到,今天展台上的科幻构想,将成为明天街道上的日常风景。这种“想象力照进现实”的转化能力,或许才是中国汽车走向全球高端市场的真正密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