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块的车,扛造吗?” 估计不少人心头都嘀咕过。毕竟,老话说得好,便宜没好货,这理儿谁都懂。金贵车安全性高,好像成了铁律。但咂摸一下,咱老百姓整个代步工具,难道就得拿安全凑合?
广汽埃安UT鹦鹉龙这车,最近风头正劲。吆喝着10万块的身价,硬是攒出了40万级别车的安全系数。听着是不是有点 “老王卖瓜”?但扒拉扒拉它的配置单,弹匣电池、高强度钢用量、一体式热成型双门环… 瞧着还真有点门道。
话又说回来,厂家卯足了劲儿强调安全,是不是变相承认了小个头在安全上先天不足?长期以来,小车给人的印象就是 “精打细算”,省油、好泊车,但跟 “安全” 这俩字儿, 好像总隔着一层窗户纸。这背后的门道,其实挺深的。
一方面,银子就那么多。车企要卡成本,自然会在一些 “看不到” 的地方抠抠搜搜。安全性配置,往往就是第一个挨刀的。毕竟,比起花里胡哨的内饰和智能互联,安全配置烧钱更多,而且一时半会儿很难变现成销量。消费者买车,更容易被 “高颜值”、“大肚量” 这样的噱头迷住,对车身骨架、钢材材质这些,门儿清的就少了。
另一方面,也跟条条框框有关。虽然国家对汽车安全有明文规定,但标准毕竟是保底的。厂家只要蹭到及格线,就算过关。至于能不能更上一层楼,那就看企业的良心和市场肉搏战的激烈程度了。
有人可能要抬杠了,现在汽车技术都上天了,小车的安全系数应该也不赖吧?这话不假,但也要看到差别。比如,在车身结构设计上, 金贵车往往会动用更多的高强度钢, 甚至热成型钢,来提升车身的抗揍能力。在安全气囊的数量和铺排上,也会更加周全。这些, 都是实打实的钞票堆出来的。
广汽埃安UT力推的高强度钢占比71%,这个数字确实值得玩味。这意味着,在紧要关头,它采用了更多的高强度材料, 能够更好地护住车里乘客的周全。但也要留个心眼,这只是一个参考指标,并不能完全代表整车的安全性能。车身骨架设计、撞击测试成绩等,都是需要综合考量的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埃安UT的 “弹匣电池”。电动车的命门,电池安全是头等大事。一旦走火,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埃安的 “弹匣电池”, 号称 “百万用户零自燃”, 听着很唬人。但这还得交给时间来验证,毕竟,安全不是靠嘴炮, 而是靠硬邦邦的数据和街坊邻居的口碑垒起来的。
说白了,消费者对小车的安全要求不高,只是希望能得到该有的保障。厂家应该明白,安全才是硬通货。如果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把价格打下来,那才是真正的良心车。
当然,咱也不能把所有希望都押在厂家身上。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选择安全配置更靠谱的车型。同时,也盼着相关部门能加大监管力度, 抬高安全门槛, 让所有汽车, 不论大小贵贱, 都能在安全上更上一层楼。毕竟,安全无小事, 牵扯到每个人的身家性命。这可不是能糊弄的事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