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客车都能炸了胎还不失控,连我表哥的驾校教练都得竖个大拇指,这可真不是闹着玩的。谁能想到,这年头大巴车也卷得这么狠,100码爆胎还能稳如牛?这事儿说出去,连隔壁家那个专跑省际高速的老司机都得眨巴嘴琢磨半天:真的假的?
这年头出门坐车,大家最怕啥?司机突然懵了、轮胎突然炸了,一帮人都只能拿着小命在风中飘。客车安全一直是块老大难,每次看到新闻说高速上某大巴爆胎失控,场面那叫一个乱。而这回,比亚迪搞了个事情,专门为纯电客车整了个e-Bus 3.0平台,直接把老板和工程师们这些年的心头病拉出来曝晒,说白了就是:“我们有办法,别人没有。” 谁能想到大巴厂商也开始像手机厂商一样玩技术壁垒,车市场卷成这样,头发都没法再掉了。
这次比亚迪主打的是三大绝招。第一招就是TBC爆胎稳行系统,爆胎的时候车不是直接扔给天命,系统能在零点几秒反应,智能调整速度和方向,稳住大巴,就像那些功夫片里主角踩着西瓜皮还能稳稳站住,乘客都快吐了,大巴还跟没事儿一样。这套技术有点像给司机多装了一个“老司机芯片”,硬是能扛得住大分贝的尖叫。
第二个狠货叫驾驶员失能辅助系统2.0。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防范司机突然掉链子,比如身体不舒服、腿抽筋,甚至人晕过去。以往遇到这事儿,车上乘客除了祈祷也只能靠天命。现在可不一样,乘客可以一键操作,让大巴自己找个地儿稳稳停下,比“紧急制动”为爱发电,至少不会因为司机“失能”搞出一车人的麻烦,相当于一种应急保险,多加一层保护伞。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亮点,世界首创全域1000V高压架构,电气狂魔看到都要跺脚,这电压都快赶上变电站了。高压架构配合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三句话说不了:车身更结实,空间更大,续航和空间问题一锅端。原来电动客车一直卡在续航和空间的死扣上,比亚迪一咬牙,直接把行李舱扩大,空间安排得明明白白,技术升级得让人感觉“噢,原来还能这样玩!”
讲了半天技术,还是得看落地。C11作为首发车型,实际设计还挺硬核。车门超级宽,达到1000mm,据说只要一瓶矿泉水的力就能推开(20N,理科男的浪漫),平时再也不用担心应急门卡死,关键时候不会让人挤沙丁鱼罐头。手机远程控车也安排上了,买大巴变得跟买智能家居一个味儿。有灯具智能巡检系统,也就是自动检查整车灯光,每次都把马路妹子征婚那句“灯光闪烁”安排得明明白白。再加一个主动悬架系统,11米长的大巴遇到拐弯都不会跷跷板,稳得像自家客厅里的沙发。
这些硬核功能听着就带劲,想想场景,谁还会说电动大巴不安全?现在很多城市推进公路客运升级,就在比亚迪C11上市之后,不少公交公司已经开始下订单、排规划。有人问:高压平台全国普及会不会很快?其实行业内都知道,电动商用车技术一直卡在成本和安全这两条线,谁能把这两条线同时拉直,谁就有机会带着一票同行发家致富。
说到底这一切还是技术下沉的结果。原来乘用车才有的刀片电池、CTC底盘、高压快充,都逐渐进军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厂商卷得越来越花。e-Bus 3.0发布不单是客车安全标准升级、也是商用车智能化的号角。但智能化提升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比如买过电车的朋友就知道,关键还是看用得住、靠得住。要是电动大巴真能把强安全、宽空间、低能耗这些事都做成,原来的柴油大巴不被淘汰,难道还找来当教练车上课?
聊技术是一回事,拉到市场又是另一回事。从比亚迪C11开始,包括特斯拉Semi、电动卡车这些车型势头都起来了。传统燃油客车的老领导们现在估计夜里都睡不踏实,这一波智能竞赛开启,谁能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将来有可能离家的孩子们回家过节,不再担心大巴司机一路打瞌睡,也不用担心轮胎突然跟小爆米花一样炸了之后抓不住方向盘。
问题来了,如果高速爆胎都不失控,新技术还能应对司机突发昏厥,你会选电动大巴还是继续守着柴油大笨车?有朋友说,新能源客车就是科技与狠活,“卷”到极致,用在长途出行上,就是多一份安全、少一份担心。可换句话问,咱们普通人是愿意为科技买单,还是宁愿守一份老派安心?电动大巴未来到底能成为大众出行新宠,还是会被现实的运营环境拖后腿,这还得看厂商们有没有真正把乘客需求装进心里。
扫码买票的大妈们平时最关心啥?“便宜、安全、容量大。”比亚迪做技术做得飞起,但最终还得把命保住,把钱包留住。人嘛,最怕的不是爆胎,是爆胎之后没人救你。高科技加身固然好,回头技术失灵该怎么办?无人驾驶、电控系统,坏了总比司机抽个筋糟糕?评论区欢迎大伙过来聊聊,你会愿意为新技术多掏点钱,买个“爆胎也不慌”的保险吗?
现在的客车智能化说穿了,就是在让安全和舒适拉满分,但最终决定权还是握在坐车的我们手里。未来会不会天天一头扎进电动大巴,还是继续坚持老路走到底?咱们可以不着急做决定,现在先普及技术,等更多城市跟上步伐,看一看,试一试,别到时候大家都变成电动客车的铁粉了,柴油车只能在博物馆里晒太阳了。
有时候技术进步像炒大锅菜,火太猛了,味道都变了;也有可能炒得正好,人人都抢着吃。啥时候电动客车能彻底抢走市场,这事没人能拍胸脯保证,但这场智能竞赛已经开局。未来路怎么走,不是比亚迪说了算,也不是卡车司机说了算,而是每一个出行的你我说了算。有没有话要说,留言区见,聊聊你对电动大巴的看法,敢不敢坐?选不选?这一波你怎么看?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