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亿!中国低调汽车巨头吉利通过技术合作和产业布局在海外不断突破,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2400亿!中国低调汽车巨头吉利通过技术合作和产业布局在海外不断突破,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汽车圈里一直有人说吉利低调,但你仔细看,低调得像个成功的电动车创业公司一样,实际上在海外的动作比任何一个品牌都密集。去年底我翻了下笔记,吉利在海外的布局,堪称摸着石头过河,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连带带起整个产业链配套的格局都在变化。

2400亿!中国低调汽车巨头吉利通过技术合作和产业布局在海外不断突破,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有驾

先说个新闻,2025年10月,吉利和雷诺达成合作协议,吉利控股雷诺巴西公司26.4%,这个比例虽然看起来自定义合作,但其实信息量很大。雷诺在巴西市场难搞,因为那边电动车只占市场不到8%,别说自立自强了,基本就是吃老本。雷诺为什么找吉利合作?当然是看中了吉利的电池、电驱和智能座舱这些硬核技术,毕竟雷诺把工厂、销售渠道和本地政策支持都打包在合作里。

我还记得,看似不合作的关系,其实这个合作很细节过滤了很多风: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巴西那边雷诺工厂的电动车产能估算,可能也就几百台/月,市场还在萌芽阶段。但事实是,这一组合不只是冲市场,还在布局未来。

这合作不是第一次,欧洲的雷诺就早就借助吉利的SEA平台开发新的电动车。为什么他们这样做?原因很简单:欧洲自家研发车的节奏慢,投入大,产出时间长。雷诺用吉利的体系,节约了不少研发成本,至少能快两年推出市场新车。

对比一下,比亚迪在欧洲走得快一些,主要靠着电池出口和价格优势,但吉利更像是在建一个产业堡垒。他们和雷诺合作建设工厂,把技术输出到巴西、甚至是非洲市场,目标直指那些刚刚起步的新能源国家。你知道,很多时候,汽车企业不是卖车,真在拼的是基础设施。

2400亿!中国低调汽车巨头吉利通过技术合作和产业布局在海外不断突破,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有驾

我刚才搜索了一下,你们知道伦敦市场的状况么?今年上半年,电动车销量增长了34.6%,几乎快追上德国市场了。而且,英国没有跟欧盟一起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政策上照顾了中国品牌。吉利的星愿和极氪001在英国售价只有2.5万英镑,比德国便宜不少。你说这有什么玄机?其实就是,英国市场对于新品牌的心理接受度挺高,缺乏本土有实力的竞品,消费者愿意试试新玩法。

还吉利早在2006年就开始通过LEVC进入公共交通领域。跟政府合作,为出租车、公交车做定制,新车不断推向市场。实际上,不光比亚迪选择挪威和荷兰做市场,吉利也借此绕开正面对抗,把公共出行和私家车结合,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这让我思考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李书福不断买买买——沃尔沃、戴姆勒股权、路特斯?其实不是玩面子或者炫耀,而是布局未来的底层技术。沃尔沃给吉利带来安全架构和欧洲认证体系;戴姆勒股份,帮助极氪拿到了奔驰的MBUX智能座舱技术;路特斯则是为了在欧洲试水智能驾驶。每次收购说白了,都在为新能源出海补基础。

2400亿!中国低调汽车巨头吉利通过技术合作和产业布局在海外不断突破,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有驾

这波操作是不是有点像‘铺地铺路’,没挂念短期利润?你会这么想吧。其实不完全。因为你会发现,吉利在海外的操作,已逐渐从出口整车变成输出底层技术。今年前八个月,中国汽车在欧洲卖出43万辆,增长了74%,可不是开玩笑的。比亚迪还是坚持出口车,但吉利不仅在生产基地增加,比如在埃及建厂,还和雷诺合作输出电池、电机,甚至把自家的智能座舱软件授权给其他制造商。

这其实代表一件事——他们在搭建一个完整的生态圈。不是简单的把车卖出去,更像是在铺一张亿级的技术网络。你可以想象,未来在北非、拉丁美洲的市场,不光是吉利的车在卖,而是他们技术在里面扮演底层支撑角色。

你曾经想过没有,吉利的技术怎么走出去的吗?我猜测,这里面有几层潜台词——一是技术成熟度提升,二是海外市场对中国技术的认知逐步建立,三是他们在国际供应链上的布局变得更早更快。

2400亿!中国低调汽车巨头吉利通过技术合作和产业布局在海外不断突破,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有驾

比如极氪001采用了吉利的SEA架构,和雷诺共享电池包设计,热管理系统都经过优化,欧盟认证的智能座舱系统也在多个国家使用。这种层层出口,说明中国汽车的技术实力,已经不再是高性价比的代名词,而是技术输出者。

说句实话,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以前我们总觉得欧洲车企研发更先进点,现在轮到中国技术借到了他们手里。难不成欧洲这边也有所谓新瓶装旧酒的想法?我觉得未必,可能他们对合作的价值也在逐步转变——不一定非得自己干得漂亮,找合作伙伴一起来打造技术生态,这可能更稳。

未来中间的合作会朝哪个方向走?你觉得中国车企是不是还能持续输出这些核心技术?还是说,等到自己的技术也完善了,再向外扩展?这可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吉利这步出海铺路,很像是在用科技积木搭城堡。不是什么天上掉馅饼,而是每天都在脚踏实地,慢慢堆起一座城。这座城未来会怎么变,你我都可以猜一猜。

2400亿!中国低调汽车巨头吉利通过技术合作和产业布局在海外不断突破,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有驾

我还是在想,剩下的十几年里,真正能拿得出手的技术是不是还是这些?或者说,下一步,谁又能真正扮行业领跑者?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聊到这儿,好像已经离不开那一句:你愿意相信,技术才是真正的硬通货吗?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