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陪老同学去看车,他二胎刚满周岁,家里那台服役十年的老轿车明显不够用了。"就想找台空间大、坐着舒服,最好还有点科技感的SUV,预算十来万。"他一边说一边揉着太阳穴,"现在新车参数看得眼花,什么AI大模型、智能驾驶,但三大件和座椅这些基本功反而说得少……"他这话让我想起上周刚试过的第四代博越L——这台车很有意思,在全民聊算法的时代,它把传统硬件玩出了新高度。
底盘功底决定一台车的"性格"。第四代博越L采用CMA架构的笼式车身设计,关键部位用上1500MPa热成型硼钢,扭转刚度飙到32000Nm/°(比某些豪华品牌还高)。实际过减速带时,底盘滤震干脆利落,没有多余晃动。朋友特意选了段工地路面试驾,后排婴儿杯架的水纹都没晃出来。这种稳当感来自两个细节:前后独立悬架都加了横向稳定杆,避震器阻尼经过星睿AI Drive数字化调校——相当于底盘有了"肌肉记忆",越开越贴合驾驶者习惯。
动力选择很务实。1.5T版本133kW功率足够日常通勤,实测市区油耗7.5L左右,关键能吃92号粗粮;朋友试了2.0T版本后眼睛发亮:"超车时油门踩一半就有推背感!"160kW功率确实够猛,7.4秒破百的成绩对家用SUV来说已是性能级表现。更难得的是,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低速跟车几乎无顿挫,吉利把这套动力总成调出了CVT般的顺滑感。
空间魔术是家庭刚需。新车轴距比上代加长8mm至2785mm,我1米8坐后排还能翘二郎腿。纯平地板设计让中间座位的家人告别"踩高跷"姿势,儿童安全座椅装好还剩两拳空间。最惊艳的是后备厢:常规650L容积轻松塞进婴儿车+露营装备,放倒座椅秒变1.9米"移动大床",朋友当场量了纵深:"带娃自驾午休太实用了!"
舒适配置卷出新高度。前排"棉花糖座椅"用十层高回弹材料+15mm记忆棉,朋友开了半小时夸"腰托承托力像量身定制的"。副驾更有256mm电动腿托,他夫人试坐后笑称"女王待遇"。健康细节也到位:CN95滤芯+负离子发生器,雾霾天车内PM2.5值十分钟降到20以下——对有娃家庭简直是刚需配置。
智能硬件不玩虚的。全系标配7nm龍鹰一号芯片,算力是主流8155芯片两倍,15.4英寸2.5K屏划动地图丝般顺滑。25.6英寸AR-HUD把导航箭头"贴"在实景路上,朋友等红灯时感慨:"不用低头看仪表盘,新手司机福音啊。" L2+级智驾包含16项功能,变道辅助尤其实用,打转向灯后系统自动扫描后方来车,安全时才执行变道。
经过三小时深度体验,朋友最终订了1.5T顶配。他的理由很实在:"空间比CR-V大,座椅比RAV4软,智能配置看齐新势力,关键三大件靠谱。" 这台燃油车能在新能源时代保持月销1.5万台,靠的正是把"基本功"炼成杀手锏——毕竟对家庭用户而言,再炫的科技也比不上孩子在后排安睡的笑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