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停产倒计时的宝马Z4:优雅与操控的绝唱
停产的钟声在不远处敲响,宝马Z4作为曾经的公路精灵,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的汽车世界早已被新能源和智能科技攻陷,像Z4这样专注于驾驶感受的敞篷小跑车,仿佛成了时代里的边缘物种。我有幸拥有一台2022款Z4 M40i,至今里程数已破万二。正因陪伴得久,才能深刻体会它的魅力,以及无可回避的短板。
先说外观。从某种意义讲,这代Z4(G29)的设计,既讨好了新潮,也让老派Bimmer纠结。前脸的分体天使眼与星芒双肾格栅拼在一块,1+1远小于2,怎么看都有点别扭。转身看尾部和侧影——嗯,比例协调,线条优雅,才是你记忆中Z4的样子。整个车身像一只姿态收敛却随时能爆发的小兽,优雅又不失运动气质。这一代Z4的气场,属于外柔内刚,用一句话形容,就是能把运动做成了高级感。

内饰方面,实话说没有惊喜。熟悉的按键布局、经典物理旋钮,不用多看一眼就能盲操作。最大的不同是分体式中控——主副驾“断开”,中控台不再有那种一气呵成的流畅,多少让人有点摸不到头脑。为什么要追求这种割裂?也许设计师想彰显与众不同,可显得有点生硬。如果能像8系那样来点分体美学,或干脆只为省钱大面积搪塑缝线,看着也比现在这半生不熟来得顺眼。
细节更是槽点密集。比如,驾驶员搁右脚处竟没一块软垫,夏天短裤开车,膝盖铁定留下印痕;再比如杯架竟藏在扶手箱里,还没用几回,已经像脑壳疼一样反人类。不是累赘无用就是设计激进得让人无语。有些地方,还真不如简单实用来的痛快。好在实体按键还能剩下几颗,使用体验依旧碾压那些全屏交互的时髦货——不用盯着大屏翻来翻去已经是对老司机最大的厚道。
说到驾驶,Z4骨子里那点运动范儿,依旧藏不住。尤其M40i版本,虽不是真正的M Power,但B58发动机加持下,还经M部门悉心调校,在这个排放优先、节能第一的年代,已经是难得的“性能酒吧最后的酒保”。普通驾驶模式(Comfort)下,悬挂保留着该有的舒适,减振既有韧性又不失支撑。高速过弯,给你的信心几乎比以往的E平台宝马要多得多。电子助力转向虽不及老液压的机械感,但也润物细无声地流露出一丝厚重。日常通勤、假日自驾,既能优雅地浪,又能灵活“浪”一把。
要是开SPORT模式,那就是另一番天地。发动机响应彻底释放,变速箱像被点燃一般紧绷,转向更重,底盘更硬,开起来那叫一个扎实。“补油放炮声”如同催眠曲,车身每一次微妙回馈都在提醒你:这里是驾驶者的专属舞台,生怕你不尽兴。而这种“激情四射”下,国六B限令难掩宝马Z4的动听声浪,哪怕被压制过,依然让人陶醉。只有在这种状态下,脸上的笑意才会自然浮现。
Eco Pro就纯粹是个摆设。油门延迟、动力阉割、响应迟钝,如果不是为了写这段文章,怕是从未用过。宝马生来就该拒绝无聊的节能——一台Roadster,你要它太安静,那还不如坐地铁。
有趣的是,经常开,烦恼也不少。比如后胎,明明275的宽度,并不算夸张,却总是“扎钉上瘾”。半年左右,左后胎扎过一次,右后胎三次。幻想中运动烈马,现实里还是绕不开日常奔波的苦恼。
说到底,Z4在逐步消失的驾驶乐趣世界里,是一款高度均衡的全能选手。它未必每一项都突出,但无短板。放眼这个价位,既有舒适性也有激情驾驶,外观够骚,细节有待打磨,却依然是当代年轻人(或年轻心态的老炮)追逐速度与风格的不二之选。停产前夕,宝马Z4依旧用自己独有的姿态完成了华丽谢幕。在电动与智能潮流彻底吞噬世界前,Z4算是宝马为驾驶信仰争取下的最后一块“自由阵地”。
至于未来,能不能在越来越窄的赛道上继续坚守纯粹驾驶?谁也说不准。只希望三年五载后,当别的品牌都变成“科技公司”,宝马还愿意造像Z4这样有灵魂、有温度、由驾驶者定义的车。
在这个告别的时刻,不妨再开上一次,没有大排量咆哮,没有油门轰鸣已不是问题,哪怕只剩下一次润物细无声的恣意驰骋,也足够值得你我怀念。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