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可真是热闹非凡。理想汽车在发布会上那波“安全测试”刚一落地,朋友圈、微信群、短视频平台就炸开了锅。说实话,这种营销大戏咱见得多了,可这次有点不一样——主角之一的乘龙卡车居然用了一套让人意外的操作把流量稳稳接住,还顺手给自己刷了一波存在感。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门道?我跟你说,这事儿还真挺有意思。
本来嘛,理想那场发布会直接点名重卡安全,说自家SUV顶撞某品牌重卡驾驶室变形严重,一下子把矛头指向了商用车领域。按以前套路,被cue到的品牌不是气急败坏,就是装聋作哑。但这回乘龙没慌张,更没上赶着撕对方,而是玩起了“冷幽默”。先是法务团队下场维权,把底线立住,然后直播间海报写得滴水不漏:“安全不是空中楼阁的幻想。”字里行间都没提对手名字,却句句扎心,不愧老江湖。
最绝的是直播现场,那可是两万人在线围观啊!弹幕上一群网友瞎起哄,“董事长快开卡车撞回去!”、“正面刚!”这些声音一个比一个带劲。不过乘龙压根儿不吃这一套,人家直接放出自家重型卡车扛10吨冲击锤的视频,全程无剪辑,钢材压弯了驾驶室都纹丝未动。这画面别说专业人士看着服气,就连路人甲乙丙丁也觉得靠谱。有网友调侃:“京东顺丰天天跑高速要是真这么脆弱,现在快递早堆成山啦。”这种话听起来像玩笑,其实就是给产品做口碑背书,比官方广告强多了。
而且你发现没有?直播间挂出的导购链接被秒抢光,新能源车型销量蹭蹭往上涨,上个月涨幅高达四成。这说明什么?现在消费者其实很聪明,你甭拿花里胡哨糊弄他们。他们更愿意相信真实数据和眼见为实的视频展示。“商战哪用真对撞”,有人这样评论,“关键时刻伸手接住流量,比砸钱打广告强太多。”我觉得他说得一点毛病没有。
再细琢磨一下,这波操作其实透露出一种新思路:面对突如其来的舆论压力,与其死磕硬怼,不如换个姿势,用事实和幽默化解危机,同时反向吸收关注度转化为销售动力。一位搞市场营销的朋友跟我讲,现在网络环境变化太快,谁还固守老一套公关剧本谁就容易掉队。“只要你敢亮干货,有担当又懂分寸,就能赢得尊重。”
所以问题来了,下次遇到类似事件,是继续嘴仗拉满还是像乘龙这样另辟蹊径?毕竟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飞快,每个人都是看客也是推手,一句话、一张图就可能左右风向标。我倒觉得企业与其焦虑如何应付质疑,不如提前练好内功,让产品经得起考验,让态度坦荡直白。等机会来了,自然能抓住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大家怎么看呢?是不是也希望看到更多企业学会以柔克刚,而不是一味争吵拉踩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