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了,又来了,奥迪这套“科技感”和“西装暴徒”的表演艺术又开始了。
新款奥迪SQ5正式亮相,讲真,在今天这个电车把油车按在地上摩擦,新势力连CEO的精神状态都卷成产品力的时代,还正儿八经地发布一款3.0T V6的燃油性能SUV,这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对旧时代的献祭。
不装了,摊牌了,这车的目标用户,就不是那些天天在网上为了“冰箱彩电大沙发”和“800V快充”吵得面红耳赤的年轻人。这车是卖给谁的?是卖给那些心里还住着一个汽油朋克少年,但身体已经被迫接受保温杯里泡枸杞的中年人的。
你看它这个外观,家族式多边形进气格栅,熏黑蜂窝网,矩阵式LED大灯。一套操作行云流水,翻译过来就是四个字:我很凶哦。车身侧面那个溜背,那个20寸大轮毂配红色卡钳,这叫什么?这叫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这跟去健身房办了张卡,结果只在更衣室自拍P腹肌,本质上是一回事。核心不是真的要去跟谁闪电战,而是要摆出一个“我还可以”的姿态。
这个姿态非常重要。
我们必须理解,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田忌赛马了,而是黑暗森林。大家不是在比谁跑得快,而是在比谁能先掀桌子。隔壁的理想问界,直接把餐厅改造成了KTV包房,又是按摩又是唱歌;后来的小米,直接把菜单价格打骨折,还送一套智能家居全家桶;蔚来的乐道更是重量级,直接把厨房给点了,告诉大家以后吃饭都改换电,不换的就饿死。
在这种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环境里,奥迪SQ5这种选手,就像一个坚持用古法炼丹的修仙者,周围的人都开始用灵石催熟、科技飞升了,他还在那儿一本正经地“文武火慢炖”。别人都在聊智能座舱是不是任意门,自动驾驶能不能躲开老头乐的时候,SQ5还在强调它的纯机械式quattro全时四驱。
我作为一个曾经拥有过奥迪的人,我太懂这种心态了。quattro这个词,对于信徒而言,它不是一个技术,它是一种玄学,一种信仰。你跟他说现在的电车四驱,电机响应速度是毫秒级,比你这纯机械的快多了。他会抬起头,用一种看凡人的眼神看着你,然后慢悠悠地说:“你懂个屁的机械质感。”
你看,信仰是没法讨论的。能讨论的,那叫科学。奥迪卖的,从来都不是科学。
再看内饰,好家伙,三块大屏,11.9英寸、14.5英寸、10.9英寸,一字排开,生怕你不知道它努力了。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这驾驶舱搞得跟星际战舰一样,结果你最大的冒险就是从家开到公司,堵在五环上。这叫什么?这叫赛博朋克过家家。我突然想起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老板从来不搞扫码点餐,就靠嗓子喊。我觉得那比这三块屏幕有人情味儿多了。
这些所谓的科技配置,本质就是一块科技压缩毛巾,看着挺大,泡到现实的水里就那么点东西。什么自动紧急刹车、车道保持,这些东西现在连十万块的国产车都快成金钟罩铁布衫了,奥迪拿出来讲,就好像在说“你看,我们也会用智能手机了”。
真正的核心,还是那台3.0T 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367匹马力,550牛米,5.1秒破百。这个数据,放在五年前,是能让BBA信徒们高潮迭起的“典中典”。但现在,随便一个三十万的国产电车,都能在红绿灯把你秒得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但该死的,它就是帅啊!
说白了,这V6引擎的咆哮,就是旧时代的恐龙在被陨石砸中前,最后一声不甘的嘶吼。听着很燃,其实是时代的挽歌。会买它的人,买的根本不是那5.1秒的加速,买的是踩下油门时,发动机传递到身体里的那种震动,是声浪在隧道里回响时,那种“爷的青春没有后悔”的自我感动。
这是一种精神图腾,是中年男人对抗油腻、对抗无聊生活的一剂猛药。就像我明明发际线都快到后脑勺了,还非要买昂贵的生发水一样。有用吗?不重要。姿态要做足,加大加大加大。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有点像个老古董,对着新时代的产物指指点点。但没办法,谁让我是旧时代的残党呢。同行看了我这篇文章也得傻,说你这到底是夸还是骂?
所以,你问我这车值不值得买?这个问题本身就问错了。
对于信徒而言,这不是值不值得的问题,这是够不够虔诚的问题。你跟他说隔壁电车零百2秒,他说你懂个屁的quattro。你跟他说人家智能化是道诡异仙,他说你懂个屁的机械质感。购买奔驰、奥迪、特斯拉这些品牌的用户,他们的决策逻辑早就超越了性价比,进入了一种品牌玄学和用户信仰的范畴。
他们的核心需求,就是维护这种信仰不被新时代的“妖魔鬼怪”所侵蚀。而奥迪SQ5,就是奥迪发给这些信徒的最新“法器”。它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告诉世界:看,我们还没死,我们还能打,我们的V6还能吼。
至于能不能打得过,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得让信徒们觉得,他们的信仰,依然坚挺。能过,就是能过。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