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亮相,本该是玩家们心痒难耐、预备割肉的时刻。然而,这次阿普利亚端出的2025款RS 660及其Factory版本,却叫人泛起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一方面,性能确乎是擢升了,马力多了那么一丢丢,电子辅助也更灵醒了,特别是那Factory版,直接招呼上欧老师(Öhlins)的顶级避震,明摆着是要在赛道上耍狠。可另一方面,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寻常版都得一万一千多刀,Factory版更是直逼一万四,这…中量级跑车,莫非也要蹚“贵物”的浑水?
老实讲,阿普利亚这些年在中量级市场总算是扎稳了营盘,RS 660的横空出世,打破了东瀛诸厂长久以来的垄断局面。它不像那些老派跑车那样戾气十足,更注重日常骑行的适意和趣味。但这次升级,总觉得有些用力过猛。为了应付更严苛的排放规定,动力不降反增,这自是美事一桩。但为了那区区几匹马力,又是扩容节气阀,又是重构排气,成本想必不菲。
更遑论那副MotoGP风的主翼和小翼了。虽说厂家宣称能增进高速稳性,但说穿了,更多还是为了好看吧?毕竟,真能在赛道上用到这玩意儿的,又能有几人?反倒徒增了风阻,日常通勤时,会不会更像个火炉?
当然,最叫人挠头的还是Factory版。欧老师的避震固然是好货,但多掏两千多刀,就为了这套玩意儿,到底值不值?寻常版的KYB避震难道就不能凑合着用?还是说,阿普利亚是有意把寻常版和Factory版拉开档次,逼着玩家们去选购更贵的型号?
这背后,实则折射出一个颇为常见的现象:厂商愈发热衷于在配置上做,恨不能将所有好料一股脑儿地堆上去,然后卖个天价。可玩家们真正渴求的,当真是这些么?抑或是说,更应该关注骑行的本真,诸如操控感、舒适性、可靠性?
与习以为常的认知相悖,厂家的盘算往往是:只要配置到位,价格自然就能水涨船高。但玩家们的算盘却是:我需要啥,我情愿为之付出多少。这两者之间,有时横亘着一道巨大的鸿沟。
当我们惯性地将缘由归咎于厂商的“逐利”时,是否忽略了更深层次的因素?比如,研发成本的攀升、供应链的掣肘、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驱使厂商不得不抬高身价。
事实上,摩托车行业也面临着与汽车行业如出一辙的困境:电动化、智能化、高端化。厂商需要不断倾注资金进行研发,方能在激烈的角逐中存活下去。而这些开销,最终都会转嫁到玩家身上。
是以,这次阿普利亚RS 660的升级,不仅仅是一款新车的发布,更像是一个讯号:中量级跑车市场,也开始卷生卷死。厂商们竞配置、竞价格、竞营销,最终得利的,或许只有少部分高阶玩家。而对于芸芸众生而言,性价比才是王道。
还记得当年RS 660初出茅庐时,以其亲民的姿态,圈了一大波粉。但眼下,它似乎正在慢慢丧失这种优势。不知日后的RS 660,是否还会继续走高端路线,或者说,会不会有其他厂商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中量级跑车,来打破这潭死水?
只能说,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玩家们会用自己的腰包,来投票选出他们真正中意的产品。至于阿普利亚,或许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定位,想想如何才能在性能和价格之间,找到一个更优的平衡点。毕竟,对于普罗大众而言,骑摩托,是为了享受快意,而不是为了炫耀配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