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来了:小鹏官方宣布,P7+的累计交付已冲破8万台。 这一成绩在15万到20万价位的中大型纯电轿车中,连续10个月霸占销量榜首。
热度有多高?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 这款车在2024年11月7日正式亮相,发布当晚就开始交付。
配置上,它全系采用单电机后驱方案,搭载的是磷酸铁锂电池组,电芯容量分别为60.7千瓦时和76.3千瓦时。 官方CLTC工况续航最高宣称能达到725公里。
听起来很能打。 现实会怎样?这是很多消费者心里的疑问。
续航是卖点,但也常被夸大。 温和一点说,CLTC的数字更像是参考值。
真香现场和真实路况,差别常在。 价格方面,P7+覆盖三档主力选项。
限定版 Max 首发500台,定价21.88万元,官方给出的续航在685到700公里之间,零百加速5.9秒。 超长续航 Max 标价19.88万元,续航约710到725公里,零百同样5.9秒。
长续航 Max 则是18.68万元,续航在602到615公里,零百为6.9秒。 这样一套组合,既照顾了续航党,也照顾了性价比党。
选购空间相当丰富。 有人感叹:700公里听着像自驾游的吸引券。
4月23日的上海车展上,小鹏又把升级版带到了舞台——P7+ 5C旗舰版亮相。 它在底盘和悬挂上做了功夫,引入了智能可变阻尼减振器和一套被命名为“太极液压衬套矩阵”的技术点。
外观上新增20英寸多辐轮毂和新的车漆颜色。 定价20.88万元。
这样的升级,明显是在打舒适感牌,吸引对驾控有更高要求的用户。 放在整个新能源市场看,这类中大型轿车竞争越发内卷。
对手们的价格策略不断调整,产品更新速度也在加快。 新能源车企不只是比续航,也比交付能力和用户体验。
P7+靠着空间、续航和相对亲民的定价把市场切了一块。 有人把它看成中档纯电轿车的标杆;也有人质疑,能不能经得起长期使用和二手市场的考验。
简单讲两点看法:一是产品线细分是明智的。 不同版本满足不同需求,客户选择更精准,转化率也会提高。
二是宣传数据要脚踏实地。 厂商若能在真实工况下提供更多透明信息,会让消费者更安心。
我见过一个交付日的小场景。 车主拿到钥匙,围着车转了半小时,脸上像拆礼物般兴奋。
试驾回来,他说“加速很稳,续航对我够用”。这种真实反馈,比任何广告更值钱。 汽车消费,终究是体验型的决定。
你怎么看?在续航越来越长但实际使用差异也明显的今天,你会为标称700公里买单,还是更看重底盘和驾驶感?欢迎在评论里说说你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