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来源 | 岚图官方
作者 | 苏鹏、伍文靓
编辑 | 苏鹏
尽管悲剧中的鲜血和火光让智驾行业开始回归理性,但并没有阻挡车企迈向L3的脚步。
2025年4月16日,岚图汽车发布了L3级智能架构“天元智架”;内部代号“泰山”的全尺寸大六座SUV车型在这一架构的赋能下,有望在2025年内投向市场。
就在同一天,智驾圈还发生了另一件足以撼动行业发展的大事件——工信部召开闭门会议,与19家车企以及华为讨论了多项智驾行业的新规范。
不同以往圈内发布会大搞特搞“参数内卷”“营销话术”,岚图这次的发布会显得尤为克制:
“安全”这个关键词成为贯穿整场发布会的主线,总共被强调了134次;岚图CEO卢放“反对混淆概念”的宣言,似乎也在隔空响应工信部关于“禁止夸大宣传”的监管要求。
从“概念”上来说,目前市面上能够买到的所有量产车,无论L2.5还是L2.9都是辅助驾驶,并不能完全代替驾驶员;而L3虽然在技术上更成熟,驾驶责任也部分让渡给了车企(智驾系统缺陷),但仍需要人类驾驶员注意环境的变化。
对于上述定义,用户完全有知情权。卢放认为,“仅给予用户智驾使用权,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那么,岚图凭什么能够在今年落地L3技术?L3天元智架又如何确保智驾的安全性?
不计成本为L3做冗余
相比于L2,L3最大的特点是“安全主动权”的变化。
毕竟从法规上来讲,L3系统在激活之后(驾驶员未接管前),安全责任将由L3系统承担,这也意味着L3系统的安全设计需求远高于L2。
这也意味着,L3要想实现更高的安全,则要大幅度增加感知、控制和执行器各种软硬件的性能,让架构更为冗余。
岚图汽车CTO汪俊君也提到,“从L2过渡到L3,并不是加几个简单的传感器就能实现。”
来源:岚图官方
出于对L3技术的理解,以及对驾驶安全的敬畏之心,岚图L3天元智驾最大的技术底色便是,饱和式硬件/软件冗余。
“我们做了线束的冗余、域控的冗余,这些冗余就是为了提升安全性,哪怕付出比较高成本的代价。”汪俊君说。
硬件/软件的冗余也有更具像化的表达:AEB 160km/h的刹停(岚图的L2智驾方案支持AEB 130km/h刹停),700线束的激光雷达(L2智驾方案为192 线,行业平均线束是96束),100ms的线控制动技术,以及高达1000TOPS双芯片算力。
这里补充一下700线束的激光雷达的识别能力,“站在30层的高楼,楼下的可乐罐都能清晰可见。”卢放在发布会上如此形容。
以上参数的冗余带来的是更完备的主动安全,岚图将这套架构称为鲲鹏 L3 级智能安全驾驶系统。
而被动安全性上,岚图也是掏出来所有硬件技术家底,确保车辆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
比如全主动悬架拥有200mm的升降行程,以10次/秒无级调节控制。在遭遇前/后方碰撞时,底盘可以进行快速升降,将传递到驾驶舱的撞击降到最低。
来源:岚图官方
岚图还发布了轴向磁通电机,单电机扭矩为680N·m,四电机下扭矩2720N·m,四台电机保证了每个车轮都拥有独立的动力输出。从炫技的角度来看,搭载轴向磁通电机的车型可以实现原地掉头、圆规掉头等功能。
但炫技并不是岚图的初衷,岚图更希望将轴向磁通电机在极限场景下保证安全性,比如高速爆胎可以稳定行驶,炮弹路、陡坡拥有更强大的动力输出。
岚图还在线束上下功夫。比如线动转向与线动制动,线控制动在响应速度上要比液压制动更快,并且做到双重冗余。如果主线控系统失效,备用系统将会以10ms的速度启动。
这套硬件系统被岚图命名为青云 L3 级智能安全行驶平台,这与鲲鹏 L3 级智能安全驾驶系统构成了岚图L3智能驾驶的底座——岚图天元智驾。
岚图似乎对L3的技术安全拥有更深的洞察,这或许与岚图在做L3智能驾驶标准的制定有关。
“现在国家部委的法规进度,我们一直在跟踪,它需要有配套法规整个体系的更改。在现在这个时点上,东风和岚图一直参与到整个法规制定,我们也在做ICV(智能网联汽车)的申报。”汪俊君说。
卢放蒙眼测试AEB的底气
尽管岚图已经完成了关于L3的技术搭建,但整个汽车行业距L3商用化落地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一方面是相关法规尚未完善。另一方面,L3的激活区间难以大范围铺开。例如在海外市场,奔驰激活L3的前提条件是时速在60公里/小时以内,且必须是可视环境良好的晴天。即便如此,该L3不支持环道功能。
汪俊君也认为,L3的场景也会呈渐进式普及,“有了高速,再逐步向城区做普及。从现在来看,要达到百倍以上的安全性能,城区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这也意味着,能够实现“车位到车位”的L2级智能辅助系统,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车企的竞争主旋律。
来源:岚图官方
在快速筹备L3商用化同时,岚图官方还表示,2025年岚图新车型将全面搭载岚图x华为L2高阶辅助驾驶方案。这里所指的新车型是岚图FREE,岚图为其投资 5 个亿研发成本,做了超 1000 项产品提升,并搭载鸿蒙座舱。
全新岚图FREE将于上海车展正式发布。
这套L2高阶辅助驾驶方案首发于全新梦想家,可以实现车位到车位、城区领航、代客泊车等辅助驾驶功能。
全新梦想家如此向外界传递安全特性:卢放曾以蒙眼驾驶的方式,成功在130km/h的超高速下验证全新岚图梦想家的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
卢放曾发文表示,蒙着眼睛,符合人在紧张状态下,慌乱的情绪下,头脑一片空白的特征。
“这种测试状态是封闭场地拍摄,更符合日常极限行车状况下,司机和客观环境的真实情况,能验证出整车的能力边界,请大家在日常行车过程中不要学习模仿。”卢放也补充道。
敢于将生命交给智能驾驶,卢放用自身安全为筹码,“守护智驾宣传底线”。但同时,这何况不是卢放对自家技术的信任?
作为行业内首个达到130km/h时速下AEB刹停能力的车企,岚图对这套L2高阶辅助驾驶方案下足功夫。
岚图将自研的天元架构与华为智驾进行了深度融合,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快速、准确地做出驾驶决策以适应复杂路况;负责下层执行的则是岚图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通过软硬件协同,实现车辆智能驾驶和智能底盘一体化的控制和管理。
并且有192 线激光雷达等硬件配置做冗余储备,在面对雨/雪/雾/尘/夜间天气、异形障碍物等情况下,可实现精准的识别,以及更快的主动响应。
与目前市面上应用的96束激光雷达相比,“就像我戴上眼镜一样,(192 线激光雷达)能够让我看清前面。”卢放在发布会上说。
去年至今,全新岚图梦想家上市后,一度连续三个月稳坐新能源MPV榜首。这款车可以视为岚图L2高阶智能驾驶方案的代表作,目前已经有效帮助用户避免了超4500次可能的碰撞,也印证了岚图技术安全的能力。
而全新岚图梦想家的优势,会进一步复刻到全新FREE,乃至岚图更多车型身上。这也是岚图打造爆款的“技术方法论”。
汪俊君谈L3:先做安全,在做差异
似乎是岚图在L2时代已经积累了足够对“安全”的理解,所以深谙L3技术落地的诉求和节奏。
在发布会后,未来汽车Daily参加了岚图汽车CTO汪俊君,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蒋焘的媒体沟通。
就像卢放蒙眼测试AEB刹停一般,沟通环节,岚图拿出了对智驾安全的最大敬意。(下文为未来汽车Daily在内媒体与汪俊君、蒋焘的采访实录,在保证原意的基础上有删改):
Q:生产制造作为一台车的源头,在这一领域的安全如何保证?
A:岚图是从技术、工艺、管理等多维度全方位形成全面的安全。比如我们的生产工艺,每一道工序是要去遵循严苛的安全标准。生产流水线经过无数次优化调试,确保生产流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再比如岚图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从螺丝钉的拧紧力度到整车的安全性能测试,都有严格的规范与标准。
Q: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如何用更新的技术和更新的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A:L3最大的变化,以前是由车主自己负责驾驶安全,会变更为主机厂或其他方来负责安全。
当一个人把安全交付到别人手上时,这是一个重大的责任,就是你如何守护一个人的安全。实际上我们已经不是简单的从L2过到L3,加几个简单的传感器就能实现。
其次,要有对应的冗余方案,在天元智架上,我们做了蓄电池的冗余、线束的冗余、域控的冗余,这些冗余就是为了提升安全性,哪怕付出比较高成本的代价。
Q:岚图的轴向磁通电机保证它比较强性能的同时,如何降低制造成本?
A: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它的成本确实很高。但我们仔细分析了它的成本结构,它更多是生产工艺和零部件原材料的问题。如果得到大批量的普及,它的成本会得到大幅下降。岚图将首个轴向磁通电机做出来,也希望和国内合作伙伴一起,构建一个好的产业生态,能够给中国新能源汽车赋能。
Q:如何看待现在的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比如大模型?
A:在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做大模型,更多是做一些训练,给我们产生足够的养料,让系统跑得更好。在北京、上海和武汉,我们搭建了三个比较大的团队,也有AI专家加入团队,我们正在做紧锣密鼓的开发。
Q:怎么看如何正确理解AEB,它到底是L2还是L3?
A:现在都是辅助驾驶,需要驾驶员的精力集中,不能因为有了AEB,(驾驶者)就一边睡觉一边开车。因为仍然需要人负责作为一环。所以我们并不主张,无限放大L3的安全边界。因为紧急场景需要人做最后的刹车控制。
Q:岚图在什么场景下能使用L3的功能?
A:据我了解,目前还无法做到全域的L3。大家说的L3是在特定场景下,比如高速公路上能做到L3。因为高速公路比城区道路要简单很多。
Q:岚图的L3技术,是自研还是采用的华为?
A:整车工作是由岚图在主导,自研也是岚图在主导。
Q:L3除了基础的架构冗余外,更多是有标准法规和权责分配。岚图是否参与标准的制定?
A:国家有一些ICV(智能网联汽车)的试点,需要运营合作伙伴和厂家一起去做申报,申报完以后,在某些区域做试点,东风岚图现在也参与其中了。因为现在国家部委的法规进度,我们一直在跟踪,它需要有配套法规整个体系的更改。在现在这个时点上,东风和岚图一直参与到整个法规制定,我们也在做ICV(智能网联汽车)的申报。
Q:全新岚图梦想家已经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新能源MPV了。在这辆车上接下来有没有什么成型的方法论和经验,可以运用到其他车型上?
A:我们坚持以高端、豪华的标准来指导我们的产品开发和整个营销工作,以及质量和制造。
对于未来的产品而言,以及今年马上要上市的全新岚图FREE。我们也会坚持这个标准,在全新岚图FREE的打造上,我们要坚持高标准。
Q:今年以来很多车企都有机器人进厂或直接做机器人,岚图在这方面有哪些技术储备,有哪些相关规划?
A:我们现在也在筹划机器人这个事情,汽车行业做机器人是技术实现最快的领域,它包括了车辆控制、座舱。车辆控制代表了它本身自己的控制,座舱代表了跟客户的交互,然后智能驾驶代表了它的行走。
实际上这个功能分成了三个域进行控制的,如果三域能融合在一起,这个车跟人形机器人就差不多了。我们现在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和布局。
Q:质检在生产过程中是很重要的环节,岚图有哪些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A:现在汽车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多。按传统的质量管控方式,要跑多少公里,全部功能检测一遍,现在看来不太可能了。
所以这要求我们指质量管控的方式要发生变化。还有功能,要进行自动的从软件开发升级,从每一个功能单元,都要做自动检测。它要自动生成检测的代码,自动检测,检测完自动上报,而且自动告诉我们,怎么去修正这些功能。
Q:目前提出L3概念或做出L3的车企不少了,岚图的L3怎么做差异化?
A:前期国外有一些友商在做L3的智驾,但它限定的范围非常窄。如果L3的范围限定得很窄,从大方向来看,它的使用价值没有那么高。
所以我们希望岚图把L3的场景和工况做得宽一点,真正给用户安全、安心、舒适和有效率的L3。这是跟有些友商做得不太一样的地方。
Q:岚图的L3的架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发的?
A:技术布局的话,我们从前年到现在经历了快18个月左右的开发周期。
我认为在技术上,还是攻破了很多难题,因为做前瞻性开发,肯定要解决大量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让技术成熟,第二是让性能成熟,第三是成本合理化,这样才具备让产品投放市场的条件。
Q:L2的普及过程是渐进式,先从高速N0A,再到城市N0A,再到车位到车位。现在L3的硬件和软件更加冗余,所以它的普及过程,是像L2的渐进式,还是一口气从最初的局限性场景一口气覆盖到更多的场景,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A:我个人认为是渐进式的。我个人判断优先从高速L3开始,有了高速,再逐步向城区做普及。从现在来看,要达到百倍以上的安全性能,城区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它的实现路径,也是先高速,再城区。
Q:岚图讲全链路的冗余,这里面包括算力冗余和算法冗余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