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十多万买一台家用新能源SUV,空间表现绝对是绕不开的硬指标——尤其是后排空间舒不舒适,直接决定了全家出行的幸福指数。长安UNI-Z新能源和吉利银河星舰7 EM-i,作为当前10-13万级插混SUV的热门选手,都打出了“越级空间”的招牌。但真金不怕火炼,今天我们就来一次实测对比,聚焦后排乘坐体验,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空间大师”。
一、空间参数:轴距定乾坤,一寸长一寸强
两款车在尺寸上确实都跨入了“越级”行列,但后排空间的硬指标——轴距,直接决定了腿部舒展的自由度。
- 长安UNI-Z新能源战舰版:轴距达到2795mm,已接近中型SUV水平。实测二排腿部空间达749mm,身高180cm的乘客入座后,膝部距离前排座椅仍有近两拳余量,跷二郎腿毫无压力。
- 吉利星舰7 EM-i探索+版:轴距2755mm,虽然车身长度略占优势(4740mm),但二排腿部空间实测约为700mm左右,180cm乘客膝部余量约一拳半。
关键差异点:
- UNI-Z的纯平地板设计让后排中间乘客双脚能自然摆放,三人满员时也不会局促;
- 后排座椅靠背支持28°人体工学调节,长途乘坐可微调角度缓解疲劳,而星舰7 EM-i的二排靠背为固定角度。
二、乘坐体验:细节决定舒适度
空间数据是基础,真正的舒适感来自细节打磨:
1. 头部空间:
- UNI-Z后排高度达989mm,即使身高185cm的乘客头顶仍有一掌空间;
- 星舰7 EM-i后排高度为960mm,高个乘客头发可能轻微蹭顶。
2. 座椅配置:
- UNI-Z搭载“云感零压座椅”,内部填充柔软且支撑性强,标配加热/通风功能(主驾带记忆),冬夏出行体验更贴心;
- 星舰7 EM-i座椅材质偏硬,通风/加热需选装,基础款仅支持手动调节。
三、储物能力:后备厢见真章
家庭出行不仅要坐得舒服,还得“装得下生活”:
- 常规容积:
- UNI-Z后备厢达638L,实测可竖放4个24寸行李箱+2个登机箱;
- 星舰7 EM-i为528L,容纳能力稍逊,相同条件下需叠放部分行李。
- 扩展灵活性:
- UNI-Z二排座椅放倒后形成1425L纯平空间,足够躺下两名成年人,露营时可秒变“移动大床房”;
- 星舰7 EM-i扩展容积为2065L,但地台有约5cm的轻微坡度。
车上零碎物品收纳方面,UNI-Z全车设计了31处储物格,中控台下镂空区域、门板杯架等都做了扩容,儿童玩具、保温杯等随手可放。
四、为什么轴距2795mm的UNI-Z更显宽敞?
除了数据优势,UNI-Z的空间优化还有两大“隐藏技能”:
1. 座舱前移设计:将机械舱空间压缩,最大化让渡给乘员舱,后排纵向空间利用率提升12%;
2. 超薄电池布局:金钟罩混动电池采用平板化封装,避免侵占车内垂向高度,乘客坐姿更舒展。
实测场景:家庭出行压力测试
模拟三代五口之家周末出游:
- 场景1:儿童安全座椅安装后,UNI-Z后排仍能宽松坐下两名成人,中间乘客不挤腿;星舰7 EM-i需将前排座椅略向前调。
- 场景2:满载状态下,UNI-Z后备厢轻松容纳婴儿车+帐篷+食材箱;星舰7 EM-i需用车顶行李箱分担压力。
选购建议:空间党如何抉择?
- 优先考虑后排舒适性:若家庭中有老人或常需三人满员出行,UNI-Z的纯平地板、可调靠背和宽裕膝部空间体验更优;
- 侧重装载多样性:星舰7 EM-i在最大扩展容积上稍有优势,适合偏好露营装备的年轻家庭。
结语:越级空间的背后是用户思维
从2795mm轴距到638L后备厢,从纯平地板到28°人体工学座椅,长安UNI-Z新能源的“空间跃级”并非简单堆砌数据,而是精准切入家庭用户对“舒适自由”的深层需求。正如一位车主分享:“买它是因为全家坐进去那一刻,每个人都笑了。” 当空间不再是被妥协的选项,出行才能真正成为享受——这或许就是家用SUV的本分所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