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比亚迪、上汽、广汽等汽车大佬们都撸起袖子“报数”了,半年报新鲜出炉。看到这消息,我忍不住想,年中总结这种东西,对普通人来说就是领导的自我感动仪式感而已,比如“我们今年又比去年多喝了点酒、熬了几个夜,业绩嘛,大家心里有点数就行。”可是到了车圈儿,这份自我感动就变成了全社会共同的感动。有赚的,有亏的,有假装没事,其实快不行的。总之,每家都表示自己活得挺好,谁还敢自曝“我快死了”呢?毕竟在神奇的A股和国产车企世界里,难过的不是成绩,而是没能编出个新故事。
比亚迪倒是笑嘻嘻:营收3713亿,净利润155亿,研发烧了309亿,交给股东的成绩单里,研发比利润都粗壮得多。这研发砸出的不是钱,是姿态,是“我有的是未来”。在股民眼里,这大概就是“用明天骗今天的钱”,只不过比亚迪玩得确实6,人家这边造车,那边都快要做电动车标准输出东盟,顺便还培养一下东盟兄弟的汽车人才——领导们开会时拍手,学员们写PPT时流泪,写到“标准本地化”那栏,大概也是只能抄抄中国的作业罢了。这年头,做车的顺便供应输出道德标准也是国产骄傲了。

再看上汽集团,一边营业收入2943亿,嘴上说比去年多了6个点,背地里利润少赚了9%,每股收益缩水。这就有点像家长会上的熊孩子,数学成绩比人家高,一张语文卷能考出三种字体来,可是期末考试还是倒数。家长拍桌子:“你这不行啊!”熊孩子哼哼唧唧地想,“反正期末又不是人生终点。”
广汽就更直接了,干脆净利润-25个亿,股东看到简报大概想问会计:“这负号是不是打印机坏了?”广汽:您别问了,我们负的姿态最正、亏的力量最强,而且同比暴跌267%。亏钱了也没什么,关键是亏得比谁都积极,没人能做到我的负增长魄力。A股车企果然是“亏钱我自豪,挣钱才奇怪”。
说到亏,众泰汽车也不甘寂寞。亏了1.48亿,上年亏了2.59亿,这么一对比倒成了重大利好,“我们的亏损幅度收缩一半,仿佛明天就能上市融资”。这波操作属实叫“把自己亏成行业里最有希望的那一个”。如果亏钱是一门艺术,那咱们汽车圈一定能出诺贝尔文学奖,不仅亏,还能把亏的原因写成十万字的小说。
当然,他们都有充足的理由。要怪就怪这恶性价格战,都是被卷的。行业协会也出来发话了,要大家抵制恶性竞争。磷酸铁锂卖得太便宜大家都没饭吃了,协会发布倡议打假降价赛,反正台面上说得掷地有声。说实话,协会每次出来管控喊话,都跟隔壁菜市场老板娘哭穷一样,“咱这黄瓜都亏本卖,您多买点行不?”但你发现没人自己退出,但都喊着要别家少卖几斤,谁的要求都很合理。

行业龙头嘴上说抵制,心里想卷死你。你卖刀削面五块,我卖二块八,价格战卷出新低。到最后一拍大腿发现,卷死了同行也卷死了自己。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同行的亏本决定了你的亏本只是时间问题。
行业协会一边呼吁良性竞争,一边号召大家按规矩办事,这就像城管早上查三轮车,刚走开两分钟,三轮车老板继续摆摊:“领导刚才说的都对,生意还得继续。”低于成本价销售这事谁没玩过?只不过现在大家都想做“守规矩的最强内卷王”,最后发现,亏得更惨。
再扭头看看网约车。网约车平台七月订单7.87亿单,环比增长4%。网约车行业的嘴脸更精彩:一边滴滴打着“出行改变生活”的宣传口号,另一边与各地交通管理部门的系统打着太极,数据交换比乘客打盹还勤快。平台少了三家、多了三家,反正新旧更替速度快到让人怀疑人生。连高德都跑到了加拿大、迪拜去拉单了,这世界上恐怕没有高德达不到的远方,只有地球人的手机流量费跟不上。
说到出海,网约车平台拼命往外蹿,是不是下一步要开发月球专线?合作那把戏也玩得花:Bolt、奥克兰、迪拜,听着挺国际范儿,实际上车没几辆,发布会PPT的LOGO却越印越多。反正媒体稿写得豪气:“我们在全球拉单,地图已覆盖100%地球人口”,至于乘客能不能打上车,那就看运气了。
国内汽车标准化合作也玩出了新高度。这年头,能把标准当出口产品的,除了教材和公章,就是新能源汽车。中国标准139项,配东盟标准95项,双边标准化成果像集邮一样集成。大家互换标准,互赠书本,仿佛回到小学期末班会,一人一本荣誉证书,标准化人才培训也是送书为主,至于用不用得上,那要看东盟兄弟写作业的积极性。研究项目层出不穷,东盟标准体系、电动汽车术语……感觉只要编不出新项目,合作就没有尽头,只有各自加班的夜晚。
说完国内咱看国际。欧委会副主席说起来也虎气:“我们要勇敢,必要时就放弃欧美贸易协议,拒绝美国总统的电子监管要求。”听起来是脉脉含情的告白,但玩到最后,欧盟还是只能吼两嗓子,真要动手,谁都没勇气先砸场子。欧美贸易谈判跟情侣吵架差不多,先气势汹汹,结果谁都没胆子说分就分。欧盟说要保护科技法规,可面对美国,气势如虹,行动如龟。谈判桌上嘴炮才是主力军,输赢最后都结成备忘录。
国际丑闻还没完,硅谷巨头英伟达也摊上事。工程师开视频会,顺手把机密文档递给世界。美国法官也很给力,看个热闹裁定“有足够间接证据”,决定让英伟达上法庭走一遭。法律判案子经常就是“你没罪,但你很可疑”,最后谁真谁假也没人记得。英伟达喊冤,说自己没用偷来的数据。不管咋说,这年头干IT的除了被裁员还有点啥乐趣?公司拼命内卷,工程师卷同事,数据卷法官,最后新闻稿卷纸扔进历史垃圾桶。
科技带来的烦恼当然不会停在会议室。美国消费者调查说了:半数美国人买不买特斯拉、压根不关心FSD(全自动驾驶),有也好,没也好,反正我决定买还是不买都是看车标好不好P图。特斯拉整天鼓吹自动驾驶是卖点,结果才14%说会为了FSD买账,剩下的人看你耍猴一样。科技就是这样,平台鼓吹得气壮山河,用户用脚投票;车企开发布会,消费者满场看热闹。
企业合作更荒谬。日产和东风要合资了,监管总局批了,新合营企业在路上,估计谁也说不清这新公司是来掏金还是挖坑的。中国一汽想入股零跑汽车,搞没搞得成先不说,反正零跑高管上台就能说出“我也很纳闷”这种话。
车圈的自黑和吐槽早已见怪不怪。几家车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抢先上市,有的出口海外,有的亏得艺术,有的忙着合并,有的边亏还边标榜“我们是绿色低碳先锋”。你要是真去汽车园区转一圈,碰见相关人员,保不齐就能听见“亏钱是为了未来”这种哲学金句。
电动化、智能化、国际化、标准化,这些高大上的方向,在每年半年报眼里,其实都沦为述职大词。真的要让行业健康有序,大概只剩下协会发倡议书,全国企业签字画押,然后当天晚上全都偷偷降价。当年讲诚信,现在讲降本,等以后实在卷不动了,也许还要发明“绿色亏损奖”。
科技、标准、利润、合作,放到当下这盘汽车麻将里,其实都不重要,大家就盯着手里的牌,互相比烂。有人胡了,有人点炮,有人接盘,无论调涨调亏,全都心安理得。等半年报发布完,车企们擦一把汗,网红记者采访时再顺带喊一句“咱们还要抓住新能源汽车的窗口期!”台下问能不能先发个季度奖,小编在后排偷偷补一句:给我加个鸡腿行不?

车企,平台,协会,标准,技术,这一切混在一起,熬的是一锅大杂烩。有人问,伟大时代的汽车公司长啥样?我觉得,活下来的都伟大,能坚持报表不糊涂的都艺术家。毕竟,鼓励你买车的理由千千万,真实动心的可能只剩下“没你会不会更便宜”这种俗不可耐的理由。而这一切,还都得感谢半年报一键生成的心跳。至于下半年能不能翻盘?等协会再发一次倡议书,我们又会迎来新一轮热闹。
不是看不懂,而是你一直都在剧中。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