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联手可口可乐,换电像喝冰可乐,一样的畅快淋漓

最近,一件看起来挺有意思的事在车主圈子里传开了,说的是蔚来汽车和可口可乐这两家公司搞到了一起。

具体怎么回事呢?

就是在蔚来的换电站,车主去换电池的时候,能顺便免费领一瓶可口可乐。

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都是,这有啥稀奇的?

蔚来联手可口可乐,换电像喝冰可乐,一样的畅快淋漓-有驾

不就是送瓶汽水嘛,能有多大事?

一家是造新能源汽车的,一家是卖了上百年碳酸饮料的,这俩怎么看都搭不上边。

这到底是蔚来为了宣传搞的一个小花招,还是可口可可乐想换个地方卖饮料?

其实,这事儿要是咱们往深里琢磨一下,会发现它远比一瓶汽水要复杂,它可能用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说清楚了当前电动车发展中一个挺关键的问题。

咱们得先从现在开电动车,大伙儿最头疼的一件事说起,那就是充电。

这可不是小问题,几乎是所有电车车主心里的一根刺,平时在市区里上下班通勤还好,家里或者单位有充电桩,基本没啥感觉。

可一旦遇上节假日要跑个长途,那麻烦就来了。

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那真是“僧多粥少”,一排车等着,跟春运抢火车票似的。

你好不容易排到了,前面那辆车可能要充一个小时,你只能在车里干等着,一家老小都耗着,本来高高兴兴的出行计划,全被这充电给搅了。

更让人糟心的是,有时候千辛万苦开到一个充电站,结果发现好几个桩是坏的,或者充电速度慢得让人着急。

蔚来联手可口可乐,换电像喝冰可乐,一样的畅快淋漓-有驾

这种不确定性,是开油车时完全体会不到的。

去加油站,加满一箱油也就五六分钟的事,非常确定,心里有底。

而充电,时间没谱,桩好不好用没谱,这种“开盲盒”一样的体验,让很多人对电动车的长途出行望而却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整个行业都在想办法,有的拼命增加电池容量,说我一辆车能跑八百公里、一千公里;有的在研究超级快充,说我充电十分钟能跑四百公里。

这些路子都没错,但蔚来从一开始就走了另一条有点不一样的路,叫“换电”。

这个概念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你的车没电了,不用找地方插着充电枪等半天,而是直接开到一个专门设计的换电站里。

这个换电站像一个全自动的“小房子”,车开进去停好位置,你人都不用下车,底盘下面的智能机械臂就会启动,自动把那块没电的重电池拆下来,再从旁边的电池仓里,取出一块早就充满了电的、状态最好的电池给装上去。

整个过程全都是机器操作,非常精准,时间大概就在三到五分钟。

等你手机上收到换电完成的通知时,你的车已经又是满电状态了。

这种感觉,就像是给你的手机换了块满电的电池板,而不是插着充电宝等它慢慢充。

说实话,在没有可口可乐这个事之前,很多人,包括不少蔚来车主自己,对“三分钟换电”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快”和“方便”这两个词上。

蔚来联手可口可乐,换电像喝冰可乐,一样的畅快淋漓-有驾

但这种快,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很难跟别人说清楚。

它不像跑车加速时那种强烈的推背感,能让你肾上腺素飙升;也不像车里有个大屏幕,看起来那么直观。

它是一种体验上的优势,而体验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最难形容。

现在,可口可乐的出现,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它就像一个翻译官,把换电这种抽象的好处,给“翻译”成了我们每个人都能懂的语言。

你可以想一下,我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特别想喝一瓶冰镇可口可乐?

可能是夏天在外面跑了一身汗,或者是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感觉又热又辣的时候。

当你拧开瓶盖,听到“呲”的一声,冰凉的液体带着气泡滑过喉咙,那种从头到脚的舒爽和畅快,是一种非常具体、非常强烈的身体感受。

蔚来和可口可乐的合作,高明之处就在这里。

它在用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愉悦体验,来告诉你换电的体验是什么样的。

蔚来联手可口可乐,换电像喝冰可乐,一样的畅快淋漓-有驾

它仿佛在说:你不知道换电有多爽是吧?

没关系,你总喝过冰可乐吧?

换电给你带来的那种省心、高效、不耽误事的痛快劲儿,就跟你大热天喝下那口冰可乐的感觉是一样的!

这样一来,一个原本是关于“时间效率”和“确定性”的技术优势,瞬间就跟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生理上的“爽快感”挂上了钩。

车主在换电站里,看着自己的车在几分钟内恢复能量,同时手里拿着一瓶冰可乐,两种“补能”的快乐叠加在了一起,让原本一个冷冰冰的工业流程,变得有人情味,甚至有了一点生活的仪式感。

当然,企业做事情,光有人情味还不够,背后肯定有商业上的考量。

这次合作,对蔚来和可口可乐来说,是一次非常精准的双赢。

我们先看蔚来这边,一瓶可乐的成本才多少钱?

但它带给车主的感觉却远超这点成本。

这体现的是一种精细化的服务,让车主感觉到,这个品牌不光是在卖车,还在用心经营和用户的关系,在乎用户的感受。

这种“被重视”的感觉,是花多少钱打广告都很难换来的,能大大增强用户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蔚来联手可口可乐,换电像喝冰可乐,一样的畅快淋漓-有驾

再看可口可乐,这笔买卖也相当划算。

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广告费那么贵,效果还不一定好。

而通过蔚来的换电站,可口可乐能把自己的产品,精准地送到一群消费能力强、注重生活品质、并且在社交圈里有一定影响力的用户手里。

这些蔚来车主,本身就是很好的“宣传员”,他们觉得这个体验不错,随手拍张照发个朋友圈,配上一句“换电还能喝可乐,真不错”,这种口碑传播的效果,可能比在电视台投播的广告还要好。

最后,我们不妨站得再高一点看这件事。

蔚来坚持的换电模式,其实一直在行业里存在争议,很多人觉得它投资大、建站成本高、盈利模式不清晰。

但这次和可口可乐的合作,恰恰揭示了换电站的另一种可能性。

一个孤零零的充电桩,它的功能很单一,就是充电。

但一个换电站,因为它有固定的场地,有服务人员,还有车主必须停留的三到五分钟,它就具备了成为一个小型“服务驿站”的潜力。

你想想看,今天它能提供可乐,那明天是不是就能提供一杯热咖啡、一份简餐?

车主在这几分钟里,是不是可以通过车机屏幕顺便取个快递、买张电影票?

当换电站不再仅仅是一个补能的地方,而是一个能够提供各种便利生活服务的节点时,它的商业价值就会被极大地拓宽。

这其实也反映了我们中国企业在创新上的一个新思路,那就是不光在硬件技术上追求领先,更懂得如何围绕“人”的需求来构建服务体系,把先进的技术用一种温暖、贴心的方式融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这种深度挖掘用户体验、把技术和服务无缝衔接的想法,也许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能够走出的一条独具特色并且充满想象力的道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