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修车工被车企“围攻”?10万赔偿背后,到底谁说了算

最近,汽车圈一件大事炸开了锅,一个叫“龙哥修特斯拉”的网红修理工在社交平台发视频,说自己打官司输了,不仅要给车企赔钱,还得公开道歉。虽然他没说具体金额,但小鹏汽车法务部很快发了通报,明确指出这位网红修车工名下账号“满格电公司”因为侵权,被法院判决 赔偿小鹏汽车10万元,并删除侵权内容,公开发表致歉声明。

网红修车工被车企“围攻”?10万赔偿背后,到底谁说了算-有驾

从“技术大神”到被告,发生了什么?

“龙哥修特斯拉”这个账号,相信不少关注新能源车的车主都眼熟。他本是北京一家汽修店的负责人,发布的视频多是关于新能源车的故障诊断、电池维护和各种维修技巧,在圈子里小有名气,积累了不少粉丝。然而,他同时运营的多个账号,比如“龙哥讲电车”,却多次发布针对特定车企的“不实言论和恶意诋毁内容”。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惹上”车企了。去年,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就曾直接点名,说他长期在多个平台发布不实言论,严重损害比亚迪品牌声誉,要通过法律手段维权。随后,“龙哥讲电车”这个账号就被封禁了。据他自己透露,除了小鹏和比亚迪,他前后被三家车企起诉,索赔金额加起来高达700万。

网红修车工被车企“围攻”?10万赔偿背后,到底谁说了算-有驾

车企怒了:流量密码不是“黑稿密码”

很多人可能会问,这些网红修车工不是在帮消费者说话吗?为什么车企会如此强硬地起诉?

其实,车企的做法也很好理解。现在自媒体平台上,汽车类博主为了流量,有时候会发布一些耸人听闻、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言论。如果这些言论没有事实依据,就可能构成诽谤或商业诋毁。就像小鹏汽车在判决书里指出的,这些内容损害了他们的品牌声誉。比亚迪也曾直言:“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网络账号的外衣也不会成为侵权免责的挡箭牌。”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位网红修车工的视频内容里,主观结论太多,缺乏客观的第三方认证和数据支撑,这可能就是触碰了车企底线的原因。对车企来说,品牌声誉是核心资产,一旦被不实言论恶意攻击,必须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网红修车工被车企“围攻”?10万赔偿背后,到底谁说了算-有驾

“嘴替”还是“造谣”,边界在哪里?

这个事件也给所有汽车自媒体敲响了警钟。对于创作者来说,如何平衡“为消费者发声”和“不损害车企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方面,消费者需要真实、客观的汽车资讯,特别是当自己的爱车出现问题时,希望有专业人士能提供帮助和建议。自媒体博主作为连接消费者和行业的桥梁,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另一方面,作为公众人物,博主在发布内容时必须更加 谨言慎行。像这次的判决就告诉大家,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仅仅凭借主观判断就发布结论性言论,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最好的办法,是把主观评价转化为客观举证,比如通过专业的检测报告、数据分析等,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也更不容易踩坑。

这起事件也折射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车企和自媒体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车企拿起法律武器,向那些恶意抹黑的自媒体说“不”。而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在接收信息时,也要多一份辨别,不被情绪左右,理性看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