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团队高原测试YU9,增程续航曝光,价格预计35万起

小米这次是真不怕冷,带着一群高管头顶帽子往帕米尔高原凳子上一坐,测起了自家新车YU9,这架势,说是去吃自助冷面也没人怀疑。

现场不是开玩笑,一票人浩浩荡荡全是人精:雷军亲自挂帅,身后跟着汽车高级顾问胡峥楠,副总裁张剑慧,还有产品部总经理于锴,几乎把总部的门板都搬新疆去了。这么大阵仗干啥?嗅觉稍微灵敏点的都闻出来味道了,原来小米的第三款车型,代号“昆仑”的YU9,已经快要揭盖头了。

雷军团队高原测试YU9,增程续航曝光,价格预计35万起-有驾
雷军团队高原测试YU9,增程续航曝光,价格预计35万起-有驾

新疆这地儿,不去不知道,一去都说不是地球上的路况。十月初,三辆全副武装的“神秘战车”,直接开到雪山下,活生生把“壮行”拍成了大片。说是测试,其实也是给圈里人甩点信号。巧就巧在,测试点就在昆仑山脚下,小米车的内部代号正好叫“昆仑”,咋看都像是要给自己立个flag,“昆仑测昆仑”,寓意味儿很浓,雷军这次真把营销玩出花来了。

10月11号下午2点多,雷军蹲守微博晒了一把慕士塔格峰美景,还在喀拉库勒湖——据说海拔3600米以上——拍照打卡,顺便提了下“20多个工程师在测YU7”。表面上是在说YU7,暗地里YU9也时候同步“偷跑”。这事儿跟下棋似的,给你看左边,右边才是真操作。

雷军团队高原测试YU9,增程续航曝光,价格预计35万起-有驾

说到这场高原测试,那真是把自家车丢到“地狱难度”里打怪升级。零下三十度戈壁滩,早上醒来车把手直接变冰棍。你要是电动车怕冷,这地儿不撑三分钟就挂了。可小米反而乐呵呵地测试,心里有点底气不是吹,整成这样难道不是为了证明自家产品经得起造么?

雷军团队高原测试YU9,增程续航曝光,价格预计35万起-有驾
雷军团队高原测试YU9,增程续航曝光,价格预计35万起-有驾

现场各种探班、偷拍、爆料没停过。传回来的消息说,YU9这家伙车长超过5.2米,比不少老款别墅还长一截,一看就是大型SUV。而且后头排气装置赫然醒目,说它是小米首款增程车型已经没啥悬念了。纯电续航据说能跑400公里,城区游玩或上下班都不虚。关键爆点在后头——消息说YU9综合续航能冲到1500公里,百公里加速不到5秒,快充分分钟就能吸满电,一口气补足300公里。实话讲,小米“堆料”这方面还是认真的,压根没给对手留活路。

你看看小米的路,从SU7到YU7搞纯电,销量也算能打,九月交付量直接破4万。但也挡不住一堆老司机牢骚:纯电就怕出远门,续航焦虑是真折磨人。小米这回换策略,用增程系统亮相YU9,续航直接拉满。想嘲讽电动车不能跑长途?现在不好意思,轮不上你开口。

圈内以前都说小米要造“三兄弟”,专门找理想L7、L8、L9摔跤。价格目标定得也够实际,要比这些老大哥更亲民。翻看几轮爆料,目前大家竞猜YU9的价格,主要集中在35万到50万一档。小米向来定价讲究“把控”,只要能保持性价比传统,估计入门价格很可能就在35万上下,到时候大型SUV市场,怕是要给搅个天翻地覆。

雷军团队高原测试YU9,增程续航曝光,价格预计35万起-有驾

至于这款车的意义,有点耐人寻味。对小米来说,YU9不仅是头一份增程车型,更重要是补全了自家“纯电+增程”产品矩阵。等明年YU9正式亮相,小米阵容一下丰富起来,轿车有SU7,紧凑SUV给YU7,大型SUV靠YU9,满足各种码农、体育老师、遛娃家庭一站式需求。

智能驾驶这块,小米也玩得挺花。SU7 Pro和Max已经加装了禾赛激光雷达,实际体验过程中不少车主给出“靠谱”评价。作为旗舰级SUV,YU9大概率会“照搬”这些牛货。光是这套激光雷达和增程系统组合,估计能让不少观望的用户心痒痒。

说实话,Y9今天还是半揭面纱状态。许多细节——比如能不能用YU7那种巨屏天际屏,激光雷达是不是标配,内部座椅是不是躺着看电影——这些全都还在“保密”阶段,只靠路边偷拍照片和爆料解馋。官方封口到现在,热度反倒被炒到锅盖上了。人气确实扛得住,就像SU7首发那阵,队伍直接排到明年。

这就有意思了,YU9一旦上市,会不会像SU7一样一夜火爆?价格定在35万还是奔着40万?能不能真的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这问题如果扔一堆人讨论,结果肯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说“便宜了才能冲销量”,有喊“配置要满才值钱”。你觉得增程SUV在国内能否扛住猛烈的市场风向?有没有比理想更理想?还是小米这波只是试试水,想赶趟赶前排的红利?

再说回小米现在的底牌。刚刚9月交付量破了4万俩,风头不小。雷军带队高管亲自飞新疆,这种阵仗说明对自己产品有信心,也有点像给粉丝打鸡血。比喻一下,这要是放在职场,简直是老板带着管理层下厂拼命干,试图让大家知道,“我们不是只会吹牛,公司真的能落地。”

市场如今SUV车型愈发卷起来,混动、增程、纯电齐上阵。小米这次Y9走增程路线,确实是面对国内长途需求做出的调整。毕竟,谁不希望自家车能跑远点,回家不用担心高速路憋一肚子心事。现在Y9表现咋样,可能还得等官方彻底揭晓,但光是这波高原测试和冷酷环境的狠拉条,已经让不少人开始对它多了几分期待。

说到底,汽车市场大浪淘沙,热闹是热闹,这些新车到底能不能改变老百姓的出行习惯,才是关键。要是你有信心,不妨来说说你的观点,价格你觉得合适?配置你觉得够硬?会被排队到啥时候?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

归根结底,小米YU9带着“大块头+长续航+人性价比”的膨胀感挤进来,市场一定会更刺激。不过,最后一锤,还得看真实的消费者怎么选。有时候一堆花里胡哨不如一辆耐造省事的家用车。你是站小米?还是看好其他品牌?或者你觉得啥都别说,买车就图个痛快?整场戏还远没结束,咱们看看后头谁能真分胜负。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