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住了多年,自诩见惯了繁华,可芜湖之行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这并非一座普通的长江沿岸城市,它以一种低调却强大的姿态,深深震撼了我这个“老上海”。
首先,芜湖的汽车产业实力,让我叹为观止。
朋友事前夸耀芜湖的汽车制造业在全国名列前茅,我半信半疑。
然而,踏入奇瑞工厂的那一刻,我便被震撼了。
流水线上,机械臂精准而高效地运作,一辆辆新能源汽车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工人们脸上洋溢的自豪感,更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活力。
他们骄傲地介绍,芜湖去年汽车产量达120万辆,新能源汽车增速位居全国前三。
更令人惊奇的是,无人驾驶微巴已开始路测,它稳健的行驶姿态,精准的避障能力,甚至能自主识别红绿灯,完全超越了我这个老司机的驾驶水平。
朋友幽默地补充道:“上海有特斯拉,芜湖有自己的‘中国芯’!” 这并非夸夸其谈,芜湖的汽车产业,已成为其经济腾飞的强大引擎,也象征着这座城市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但这并非芜湖的全部。
它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却又融合着现代科技的活力。
在鸠兹古镇,我亲眼见证了古老的铁画技艺。
铁匠师傅炉火纯青的技艺,锤声铿锵有力,火花四溅中,一幅栩栩如生的《迎客松》逐渐成形,仿佛拥有了生命。
这并非简单的工艺品,而是六百年传承的非遗瑰宝,其精湛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老匠人饱经沧桑的面容,更显现出这门技艺的珍贵。
更令人惊喜的是,黄梅戏《铁画情缘》让这古老技艺焕发了新生,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化IP,甚至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
夜幕下的芜湖,更是别具一番风情。
雕塑公园的灯光秀,宛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的仙境,光影交错,将静态的雕塑赋予了动感与活力。
屈原的身影在光影中若隐若现,仿佛在吟诵千古绝句;骏马在3D投影中奔腾,栩栩如生。
我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直至手机电量耗尽。
一位当地居民笑着说:“这只是小场面,十里江湾的夜景才真正令人惊艳,长江灯光秀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 站在老海关大楼上,俯瞰灯火辉煌的长江,万家灯火倒映在江面,货轮穿梭其间,构成一幅壮丽的夜景图,其气势之磅礴,甚至胜过上海外滩。
芜湖的成功,并非偶然。
它拥有强劲的经济实力——GDP突破5000亿大关,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它拥有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以及热情好客的市民。
在一家当地特色小吃店,老板得知我是上海人,热情地为我准备了分量十足的小龙虾,并自豪地介绍,这小龙虾可是上过央视的,连合肥人都慕名而来。
出租车司机,更是主动带我参观了老船厂改造的文创园,向我讲述了芜湖政府如何通过政策扶持,将老旧厂区改造成时尚的网红打卡地。
芜湖,这座城市,用它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
它拥有现代化的科技实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以及热情好客的市民。
它并非简单的“理想之城”,而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一颗闪耀的明珠,它让我看到了一种不同于上海的活力,一种更接地气,更充满希望的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