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车展期间,上汽大众弄出了一件动静很大的事。当别的车企都在围绕电动车展开激烈竞争时,他们却偏偏要玩“油电同进”这一招。不仅如此,他们还拉上德国的同行一起进行技术方面的共同创新。这样的一系列操作,确实挺有意思的。
技术不是买来的
现在造车可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上汽大众的营销负责人说得很明白,以前是直接拿别人的技术,现在是谁家技术好用就用谁的,他们跟德国大众合作,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弄出了增程式动力系统,把德国人的机械技术和中国人的智能算法融合到一块儿 。
这种合作方式挺机智,不用自己从最开始搞研发,还能迅速吸纳本土创新成果。一位高管讲,中国市场技术更新比全球其他地方快得多,在这学到的经验能直接拿到国外用。
增程SUV来了
ID.ERA这款车是重点项目,它是大众推出的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并非普通电动车。其底盘调校具备德系车特性,尽管车身重量增加许多,驾驶感受仍是大众一贯的风格。该车定位清晰,旨在填补增程式SUV市场空白。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冲着理想、问界这些新势力去的 ,大众打的是“德系品质 + 长续航”的组合拳 ,和其他品牌搞差异化竞争 ,用他们的话说 ,造车不能光比谁的屏幕大 ,冰箱好 。
中国技术反哺全球
如今玩法不一样了,中国供应链技术开始反过来给全球提供支持。上汽大众所用电池是宁德时代提供的,智能驾驶系统采用的是华为的方案。这些中国供应商的技术,今后会成为大众全球电动化战略的关键支撑。
有个外国高管讲得挺实在,ID.ERA表明中国的技术智慧能给德国车带来提升,以前是“用市场换技术”,现在能把技术输出到全球,这种转变着实不简单。
燃油车也要智能化
电动车搞智能没啥稀奇的,可上汽大众非要给燃油车也安上高阶辅助驾驶。他们的Pro系列就是要表明,燃油车同样能够很智能。这种做法挺实在,既稳住了传统燃油车的根基,又给了消费者更多的挑选余地。
其实就是不想舍弃燃油车市场,毕竟当下买燃油车的人数量不少。并且他们心里明白,智能化并非只能是电动车才有的。
质量才是硬道理
如今新能源市场热闹非凡,各家都在比拼谁的配置更花里胡哨。而上汽大众却十分淡定,始终将质量置于首位。他们觉得,安全可靠才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仅靠营销噱头难以长久发展。
这种态度很有德国的范儿,毕竟造车造了这么多年,他们太明白啥东西是最重要的了。与其跟着别人搞“冰箱彩电”那种没啥意义的竞争,还不如老老实实地把车给造好。
合资模式新玩法
ID.ERA是一款新车,它还代表着合资品牌的新方向。它把德国造车工艺与中国创新速度结合到了一块儿,这种做法着实有趣。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合资品牌在下半场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技术储备是否雄厚。
上汽大众的这一番操作,给合资品牌树立了个榜样。话说回来,你对这种“德系品质加上中国速度”的组合招式看好不?欢迎在评论区谈谈你的观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