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半年报发布,广本品质六连冠,财务韧性稳健

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车圈价格战打得昏天暗地可有的车企却显得格外“淡定”。 就在8月29日广汽集团发布了上半年成绩单营收426.11亿元资产负债率居然只有44.65%。 这个数字在制造业里低得有点不像话要知道很多同行企业负债率动不动就60%以上。 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竟然公开承诺给供应商的付款账期绝不拖过60天。 在当下这个拖欠款项屡见不鲜的市场环境中敢做出这种承诺要么是疯了要么就是家底实在太厚。

说到家底厚就不得不提广汽的“现金牛”广汽本田。 J.D. Power刚刚公布的中国新车质量排名中广本又拿下了主流品牌第一。 注意这已经是第六次夺冠了“六连冠”这个成绩在竞争白热化的汽车行业简直难以置信。 当其他品牌都在拼命推新车、抢流量时广本似乎在不声不响地修炼内功。 他们的雅阁和皓影上半年销量分别增长了3.6%和13.9%这说明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了票。

广汽半年报发布,广本品质六连冠,财务韧性稳健-有驾

皓影这款车很有意思它同时提供燃油、混动和插混三种动力版本。 这种全动力布局的策略明显是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来的不像有些品牌一刀切地全面转向电动化。 数据显示插混版皓影的百公里油耗只有1.5升纯电续航达到85公里这个数据放在同级车型里相当能打。 而雅阁作为常青树车型这次中期改款重点升级了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系统看来广本很清楚B级车用户最关心什么。

说到质量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广本为了确保品质付出了多少。 他们坚持每款车必须经过48个月的研发周期比行业平均时间长得多。 新推出的纯电SUV P7更是经历了150万公里的实车测试从吐鲁番的高温到青藏高原的极端路况全都跑了个遍。 测试工程师告诉我他们在漠河零下40度的环境里一待就是几周就为了测试电池在极寒条件下的性能衰减情况。 这种“笨功夫”在当下追求快速迭代的互联网造车时代显得特别另类。

P7这款车基于全新的纯电W架构打造车身扭转刚度达到40200N·m/deg。 这个数据可能大家没什么概念这么说吧同级车型大多还在30000左右徘徊。 高刚性车身不仅带来更好的操控性更重要的是碰撞安全性的大幅提升。 他们甚至给这款车配了13个安全气囊包括同级少见的中置气囊这成本可真没省着花。

说到成本就不得不提广汽正在推行的“番禺行动”。 这个名字听起来挺有意思实际上是场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 最直观的变化是新车开发周期从原来的36个月压缩到18个月研发成本降低了10%以上。 要知道在汽车行业缩短半年研发周期都是个巨大挑战他们居然直接砍掉了一半时间。 采购部门的负责人说现在决策效率提升了50%原来要签十几份文件的采购流程现在简化到了三步。

供应链优化带来的成本下降直接体现在终端价格上。 新上市的影酷比同配置的上一代车型便宜了2.3万用料和配置反而更好了。 这种反向操作让很多竞争对手措手不及有家新势力品牌的产品总监私下说:“他们这个定价简直是不讲武德。 ”更让供应商感动的是广汽真的兑现了60天付款承诺有个零部件厂商说这是他们合作过的整车厂里付款最准时的。

说到合作广汽和华为的合作最近有了实质性进展。 双方合资成立的华望汽车已经开始渠道招募首批计划在40个城市建立销售网络。 从流出的产品规划来看首款车定位30万级豪华智能电动车将搭载华为最新的智能驾驶系统。 有供应商透露这款车的测试车已经在新疆和海南进行路试预计2026年正式上市。

在海外市场广汽的表现更让人意外。 上半年自主品牌海外销量超过5万辆同比增长45.8%。 这个增速比国内市场高出一大截特别是在墨西哥、沙特和独联体国家已经形成三个“万级市场”。 他们在中东卖的传祺M8豪华版比国内贵了十几万仍然供不应求。 当地经销商说中国车的高配置和可靠性越来越受认可特别是空调系统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远超日系竞品。

广汽半年报发布,广本品质六连冠,财务韧性稳健-有驾

说到可靠性有个细节很有意思。 广汽的工厂生产线每年会安排两次“零间隔改善”生产线员工可以直接提出改进建议。 去年有个装配工人发现线束安装角度不合理可能导致磨损这个建议被采纳后相关车型的故障率下降了0.3个百分点。 别小看这0.3%放到年销百万辆的规模上就是避免了几千台车的潜在问题。

质量管控方面更是严格得“变态”。 在总装车间有个专门的灯光检查区每辆车要经过6道灯光检查连0.1毫米的漆面瑕疵都逃不过检验员的眼睛。 有次因为一批座椅的缝线颜色有轻微色差整车厂直接拒收了整个批次。 供应商开始还觉得小题大做直到广汽质量工程师拿出色卡比对证明色差确实超出标准0.5个数值。

在智能化方面广汽其实走得很谨慎。 虽然和Momenta、DeepSeek都有合作他们坚持所有智能驾驶功能必须经过300万公里测试才能上线。 这个标准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两倍还多。 有个测试工程师告诉我为了测试自动泊车功能他们在各种极端场景下重复了上万次测试包括暴雨天、强光照甚至地面反光等各种干扰条件。

说到测试广汽的碰撞测试标准也高于国标。 除了标准的正面、侧面碰撞他们还增加了25%偏置碰撞、后碰撞等多种场景。 有辆测试车在连续经历了三次碰撞测试后车身结构仍然保持完整这让在场的德国专家都竖起大拇指。 电池安全测试更是苛刻针刺、浸泡、跌落这些常规项目不说甚至还模拟了车祸后电池包变形仍要保证不起火的情况。

售后服务方面也有不少创新。 广汽推出了“客户直连”系统车主遇到问题可以直接通过APP联系到技术专家不用再经过4S店转述。 有个车主在西藏自驾时遇到车辆报警通过视频连线专家远程指导十分钟就排除了故障。 这种服务体验在偏远地区特别受欢迎口碑传播带来的转介绍率提升了17%。

在经销商管理上广汽推行了“透明车间”系统。 车主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自己车辆的维修进度包括每个环节用了多长时间、谁在操作都一清二楚。 有家4S店店长说自从上线这个系统客户投诉率下降了35%因为整个过程完全透明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误解。

人才培养方面广汽学院每年要培训超过5000名技术人员。 最严格的是钣金技师培训学员要反复练习直到能把钢板接缝误差控制在0.2毫米以内。 有个学员练习了三个月还没达标老师傅让他戴着厚手套操作说什么时候戴着手套都能做出完美焊缝才算合格。 这种近乎偏执的要求保证了每个维修站的技术水平都能保持一致。

广汽半年报发布,广本品质六连冠,财务韧性稳健-有驾

供应链管理也很有特色。 广汽建立了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评级高的供应商可以获得更长的合作周期和更多订单。 有家零部件企业因为连续五年获得A级评价获得了独家供货资格。 这家企业的厂长说虽然广汽的要求特别严格稳定的订单让他们敢于投入新技术研发形成了良性循环。

物流体系同样值得一说。 广汽的零部件配送采用“循环取货”模式一辆卡车按照优化路线到多个供应商处取货比各自送货减少了30%的运输成本。 有次因为台风导致交通中断物流团队连夜重新规划路线硬是保证了生产线没有因为缺件停产。 这种应急能力需要多年积累不是简单砸钱就能实现的。

现在说到电动车很多人担心保值率。 广汽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通过官方二手车认证体系保证三年车龄的电动车保值率还能维持在65%以上。 他们甚至为二手车提供延保服务这在行业内很少见。 有个车主开了三年的AION S置换时比市场价多卖了8000元直接又订了台新车。

充电网络建设也不落后。 广汽自建的充电站已经覆盖全国85%的高速服务区最特别的是他们提供了电池健康检测服务。 车主充电时就能顺便检查电池健康状况有问题提前预警。 有次系统检测到某辆车的电池模块异常立即通知车主回店检查避免了一起可能的自燃事故。

制造工艺方面广汽新投产的“数智·零碳”工厂应用了60项本田全球首次使用的技术。 最厉害的是冲压车间实现了0.01毫米的加工精度这个精度什么概念? 相当于头发丝的十分之一。 焊接车间用了2000多个机器人自动化率超过95%关键工序仍然保留人工检查位。 质量部长说机器检测数据再完美也替代不了老师傅的触感和经验。

说到老师傅广汽有个很有意思的“匠人传承”计划。 每年选拔优秀青年技工向资深专家拜师学艺学期三年。 有个90后学员跟着老师傅学了两年钣金修复现在能用传统工具把变形部位修复到肉眼看不出的程度。 这种手艺在修复限量版老车时特别宝贵去年他们工作室接了不少修复经典车的订单。

客户反馈机制也很有特色。 每款新车上市后广汽会组织“客户品质监查”活动邀请真实车主到工厂挑毛病。 有次有个车主发现后备箱遮物帘拉动不够顺滑这个问题被反馈给供应商后很快改进了设计。 虽然只是个小小细节改款后的车型确实获得更多好评。

广汽半年报发布,广本品质六连冠,财务韧性稳健-有驾

在材料选择上广汽的标准严于行业。 内饰塑料件必须通过105度高温暴晒测试保证在夏天暴晒后不会挥发出有害物质。 有家供应商提供的样品在测试时发现挥发性有机物超标0.1个点虽然符合国标还是被要求重新调整配方。 供应商开始不理解直到广汽出示了第三方检测报告证明这0.1的差异可能导致敏感人群不适。

环保方面广汽工厂的屋顶全部安装了太阳能板年发电量够5000辆电动车跑一年。 涂装车间采用水性漆废气处理效率达到99.8%废水回收利用率超过90%。 有个环保组织来参观后说这是他们见过的最绿色汽车工厂。 附近居民也证实原来担心的油漆味问题根本不存在工厂排放的废气比汽车尾气还干净。

员工福利方面广汽的生产线工人年薪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5%左右。 最特别的是实行“技术等级工资”同样岗位不同技能水平的工人收入可能差一倍。 有个90后技工因为掌握了电气、机械、编程多项技能月薪比同龄人高出一大截。 这种制度促使员工主动提升技能形成了良性竞争氛围。

说到创新广汽的研发中心有个“创意工坊”任何员工都可以提出改进建议。 去年有个一线工人发明了线束快速检测仪把检测时间从5分钟缩短到30秒这个发明获得了公司年度创新大奖。 现在这个小发明已经应用到所有生产线每年节省的工时相当于多生产2000辆车。

试验场规模也令人印象深刻。 广汽的试车场占地1.5平方公里有各种特殊路面:比利时路、鱼鳞坑路、扭曲路甚至还有专门模拟第三世界国家糟糕路面的测试区。 有款车在测试时发现经过连续颠簸后有个插接头可能松动工程师就在这个基础上改进了固定方式。 虽然问题很小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批量召回。

供应商协同研发也很深入。 广汽会和核心供应商共同成立研发团队提前两年介入新车开发。 有家座椅供应商说他们为某新款车型开发的座椅经过200次迭代最终版本比初版减重3公斤成本降低20%舒适性反而提升了。 这种深度合作让供应商也愿意投入最新技术不再只是价格博弈关系。

销售网络管理同样严格。 广汽对经销商实行“神秘客”抽查制度每年每店至少接受三次暗访。 有家4S店因为销售顾问没有完整介绍保养政策被扣分店长亲自回访道歉并补送保养服务。 虽然看似不近人情客户满意度确实逐年提升老客户转介绍率从25%提高到38%。

广汽半年报发布,广本品质六连冠,财务韧性稳健-有驾

售后服务更有意思。 广汽推出“60分钟快速保养”服务从进店到交车严格控制在60分钟内。 有次因为技术员发现额外问题超时了15分钟店长亲自给客户道歉并赠送了代金券。 这个客户后来成了忠实粉丝介绍了7个朋友来买车。 这种对时间的尊重反而赢得了更多客户理解。

二手车业务也做得风生水起。 广汽认证二手车提供终身免费检测服务最远有内蒙古的客户专门把车开到广州来检测。 检测技师发现这辆车虽然跑了15万公里车况比很多5万公里的车还好原来车主完全按照保养手册养护。 这件事后来被写进培训教材说明正确养护真的能延长车辆寿命。

客户关怀方面广汽会为每位车主建立专属服务群包含销售、售后、技术专家多人服务。 有个车主在群里说雨刮器有异响技术专家立即视频连线指导调整五分钟解决问题。 这种小问题本来可能要专门跑趟4S店现在远程就解决了客户感动得在朋友圈发了长篇好评。

区域适应性改进也很到位。 针对东北市场广渠特别强化了低温启动性能蓄电池容量比南方版加大20%。 针对南方市场则加强了空调制冷效果和防霉处理。 有海南车主说夏天暴晒后车内温度只要十分钟就能降到舒适范围这个细节让他决定置换时又选择了同品牌。

故障预警系统更是智能。 广汽的云平台会实时监控车辆数据提前预警潜在故障。 有次系统发现某批次车辆的某个传感器读数异常立即通知相关车主回店检查果然发现批次性问题。 快速反应避免了大规模故障发生这种前瞻性维护比被动召回成本低得多。

员工培训投入同样不含糊。 广汽技术中心每年培训预算占人工成本8%远高于行业平均的3%。 有个年轻工程师被送到德国培训三个月回来就改进了车身焊接工艺把焊缝强度提升了15%。 现在这项工艺已经应用到所有新车型每年节省的材料成本就够送20个工程师去培训。

说到材料广汽的用料标准很有意思。 内饰塑料件必须通过“气味评价”由专门的气味测评师用鼻子闻。 有个测评师能分辨出200多种不同气味有次她发现某种新材料有淡淡异味虽然仪器检测合格还是被否决了。 后来供应商改进工艺消除了异味这款材料反而因为环保获得行业大奖。

碰撞安全研发更是不计成本。 广汽的碰撞实验室每年要进行上千次实车碰撞最夸张的是有辆车被反复碰撞了十几次就为收集不同角度的数据。 工程师说这些数据比仿真模拟更宝贵特别是25%偏置碰撞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