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捷途又开始喧嚣着推新品,9月19日那天我恰巧得空,拿到车厂提前放出来的资料。看着那台明晃晃的G700,心里不免想:这车,真能凭越野硬派和豪华配置打天下?
我记得那天同行的销售某哥说:这价,不比合资宝马还高,谁还买?我顺着他的话想,是不是中国消费者已经惯了这个价位(这段先按下不表),尤其是高端市场的那帮客户,很多都喜欢硬脾气的车。
这G700长超五米,轴距两米八,坐进去才发现后排空间显得很宽,三个人说挤都不太合适。底盘特别厚实,用的是非承载式的框架,跟我以前修车时碰到的那些钢板盒子似的越野车类似。你知道吗,空气悬架的调节就像调台灯的亮度,开烂路时可以更绵软,过悬崖时又稳如泰山。这配置其实挺硬核的(估算,样本还少),但日常用到,真的方便吗?比如去郊外,车底是不是能更有底气冲到山顶?我觉得这个角度可以聊聊。
别被这些配置迷惑。你看这价格,33万多起跳,还算不上便宜。坦克700也在42万左右,但人家那车配置差不多也够硬。换句话说,G700逆向拉高价,是不是给自己挤进豪华越野的市场?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资料里的动力系统挺赚眼:2.0T插电混动,四个电机,码在官方稿里说655千瓦(大概像是一辆电动火车的动力),百公里加速4.6秒。心算一下,按6元/升、油耗10升/百公里估计,每跑100公里油钱得60元,再加上电费(其实算下来,比纯油车便宜多了,体感估算),但如果我换个角度看,这个插混在越野场合其实压力不大——毕竟那动力未必是用来飚快,越野更重要的是扭矩和底盘。
说到扭矩,这车有三把差速锁,同样是硬派配置。平时用在泥地、泥泞山路,能够坦然应对的程度,怎么说呢?大概比我小时候玩泥巴强太多了吧。而且,悬架也挺硬朗,但我心里总有个疑问:像这种基于普通平台改出来的硬汉SUV,耐久度会不会比越野车厂饭的传统车型差?也许吧。(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到越野能力,谁不想走天涯?但你试想,里面堆满了豪华座椅、悬浮屏——这都能帮越野跑的多快活?我问一旁的修理工:这车真能扛得住泥巴蹂躏吗?他只是笑:看配置,底盘很结实,真越野要看车架结不结实。底盘究竟怎样,说到底还是个纸面战绩。
还有个点不能不提:我刚才翻了下相册,发现那车灯的底部竟然有两个亮晶晶的遥控钥匙,像两只小蜂鸟。你们想象一下,晚上开越野灯,远远望去,就像两只眼睛在黑暗中瞪着你。(这句有点小无聊,但说不定会让你多留意点细节)
对了,真正让人困惑的是:这么大块头的豪华越野,买的人会是真心热爱越野,还是更多的是冲着那个豪华+越野的标签?你感觉呢?我自己的猜测是,可能还是颜值+性能+面子占上风,毕竟这个级别的客户,内心其实不一定会去真正越野。
再讲个小插曲——一位熟悉的朋友开着坦克700,笑着跟我说:这车,不光越野,还得会点花哨,有点像穿名牌跑步鞋,不是真的喜欢越野,也想在朋友圈炫耀。说白了,市场上不缺硬汉车,但要专做硬派两用车,真要花大力气。
我想,G700要突破还得看买单的人多大份额愿意接受这个高价+豪华+越野组合。硬派越野车的成本就摆在那,底盘越结实,受用年限就越长,但研发投入、供应链协调确实不是件轻松事。你猜生产线的工人压力会不会更大?他们也许每天在数果树一样的螺丝,心里纠结着:这车还能再走几年?(这是一种猜测,没那么多内幕)
说到价格战,我一直觉得,中国市场最值钱的其实不是最贵的,而是性价比。你看别人一辆一线豪华SUV,卖到这么高价,还得靠品牌溢价撑场面。捷途这次摆出一副豪华硬汉的架势,能不能吸引到那些既要越野,又要豪华体验的精细派?还是个谜。
我在想,真正的硬核越野车——比如牧马人、陆巡——掉了不少买家,但以他们的价格,要我说,要想把一款车卖到五六十万,配置再豪华,能普及?还是得看用车场景是不是合理。你说一台百公里维修成本能控制到几块钱?可能买车的朋友,除非是真的越野控,要不然更关心日常油耗和保养。一家人开着跑山、去野营,搭个帐篷、带点啤酒,你觉得这辆车能成为生活神器不?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买车是不是越来越像买房?看那人家的朋友圈,拼的不是车多豪华,反而是能不能用用的顺手。这车的操作界面复杂得让人头疼,能用到我爸会不会崩溃?(这段有点跑题,但确实让人琢磨)
最后有个留白——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其实我更关心的是:它在泥泞中打转还算顺不顺溜?还是必须得带个拖车才能凑合?你觉得呢?这细节也许,就是判断一台硬派越野车真料的关键。
谁知道呢?可能路上只要留心到屁股后座上的那个冰箱,或者车顶的行李架,都会觉得,这车是真的像生活的工具,还是只是在镜子前装模作样。
这两天再看看市场,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出现一个价格比拼的新套路,或者,适合国人惯的越野打法,慢慢变成主流。也许只有真正用心去越野的人,才知道那点泥巴,到底值不值得花大价钱换来一场硬派体验。
你有同感吗?或者,有没有一辆车的某个细节,让你突然觉得这不只是辆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