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入股卓驭科技,补短板抢数据,双方技术资金深度捆绑

看着这则新闻,心里只剩一个词,卷到极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示那份一汽入股卓驭科技的材料,单说股份结构,一汽成了最大股东,直接拿下35.8%,New Territory退居第二。看着这两家的名字,脑海浮现一个画面:一个是国有老牌巨头,满世界喊“我要智能化”;一个被资本裹挟的初创科技公司,技术有一手但始终悬着一根要命的资金线。现在你一言我一语,真成了命运共同体。

说卓驭科技,熟悉新能源智能驾驶的都清楚,这不是野路子。脱离大疆后,外界一度说这团队要“自力更生”,毕竟少了靠山。当时大家看热闹,实打实还是盯着那条低成本纯视觉路线。这套东西,不靠高价激光雷达,算法能顶半边天,一份方案7000以内打包走,跟老美老日那些动辄上万的智驾系统比,便宜到家。谁不心动?车企拼价格啊,主机厂省一块是一块,红旗、捷途、收割低端市场,如今谁不喊“智驾平权”?

一汽入股卓驭科技,补短板抢数据,双方技术资金深度捆绑-有驾

眼下智能化大战没人甘心做背景板。一汽心里门儿清,这波智能驾驶短板,自己补不起来,慢一步生死线。组建南京研发中心,找AI人才,搞超前网联,连组织架构都推倒重来,就是为了和头部“新势力”掰掰手腕。结果呢?真要所有东西自个儿慢慢磨,等智能化领先那天,估计用户流失了一大半。所以一拍即合,收购外部成熟技术,快速嵌入自己体系,团队、专利、现成算法一网打尽,这手棋下得直接。

夸一句,一汽拿下卓驭,是技术补课,也是资本并表;自己窝里生不出来的技术,别人都跑马圈地了,再等就成边缘人,那还不趁早买票上车?更何况和卓驭关系深得很,红旗天宫系列、一汽-大众IQ.Pilot……八款车型赚了口碑,红旗品牌溢价,靠不靠内部研发能力?靠不起,这就是现实。

我们看智能驾驶这摊事。没资金撑死研发,没人敢“拉满”前装,算法迭代光讲资历不讲命。卓驭独立后自己过得也悬,什么叫低价策略,直接压榨自己毛利,短时间能换来装机量,长远呢,研发都成问题。更惨是今年整个“平权”浪潮,不光卓驭出招,华为、地平线、禾赛,个个都要挤进十万到二十万区间,拼算法、拼算力、拼硬件,拼到最后,不拼命不行。你说卓驭怎么办?贴着大客户苦苦拉订单,自己平台算力成本压得死死的,Cash Flow 就得跟脑袋悬着一卡车姿势一样不敢松气。

一汽入股卓驭科技,补短板抢数据,双方技术资金深度捆绑-有驾

一汽的供应链给足机会,320万辆销量基盘,养得活一堆智驾算法小组。真实数据,真实场景,真实碰撞,这些才是算法提升最大资本。每一款新车落地,卓驭的数据回流团队,立马又能优化一波,算法闭环又肥了。但机会里也有坑。你看,主机厂跟供应商绑定紧了,怕什么?怕以后自家独门技术被别家盯上,怕上游说翻脸就翻脸。卓驭“定制化”给一汽做久了,太习惯专门优化红旗那套底盘,别的客户一看,跑题了啊,这技术适配性呢,还能不能服务别人?脑补下以后成“一汽定制件”的供应商,别人下订单都得考虑你是不是和上家捆得太死。

还有一层,大客户身上的标签一旦贴实,其实很难再打通新的品牌渠道。反而那些还在做通用方案的供应商,说不定一个迭代就跨到新客户怀里了。卓驭会不会因为这笔入股,成为了一汽的“技术附属”?我看悬。

说到智能驾驶本质是什么?就是一场“技术拉锯+资本长跑”。谁能召集更多资源,把技术方案铺到更多车上,谁就有概率熬到生态成型。各家主机厂都想自己做“灵魂自控”——自己车的灵魂,不能交给别人。苹果造车,连电池供应链都要掌握核心都不敢放松,咱们也是一致。纯粹靠买来的方案,用着舒服,新一代怎么办?等别人帮你升级么?永远都在核心技术之外游走,想想都感觉底气不太够。现在一汽大张旗鼓收购外部智驾公司,说白了其实就是个“技术补课班”,抄了同桌的作业,可认真学还是糊弄事儿,主动权始终分一半给对方。

一汽入股卓驭科技,补短板抢数据,双方技术资金深度捆绑-有驾

国家这两年推新能车,智能驾驶成行业“硬杠杆”,不进则退。造车新时代拼的不是单一动力、颜值,智慧化体验才是拉分项目。L2到L3谁快一步,谁就可能吃掉多半市场。而且用户早变聪明,只要高端车型,功能体验不输头部,品牌溢价立刻提高,销量怎么跑都向膨胀方向。一汽不卷技术,光靠品牌吃红利,这路走不远。技术本土化,闭环起来,才有自我成长的能力。把卓驭吃进来,是权宜也是无奈。

行业里都看得很明白,一汽追求的是灵魂自控,补短期智能化软肋,卓驭要的就是保障技术活力和长远资金池,互补不假,可两边怎么平衡主导权、保证自身成长性,这才是后面真考验。照这个步子下去,大概率还会发生“双方抢核心团队”“ 内部项目话语权倾斜”等各种经典剧情,毕竟哪里有资源,哪里就有拉锯。不抓紧主导权,成对方附庸就没戏了。

智能驾驶行业已经从炫酷变革转向产业苦战,资本、技术持续灌,供应链和主机厂看上去就是拼长跑能力。谁能笑到最后?只有自己的灵魂体系越做越强,别人才能来合作。依赖别人太多,无论谁都留后路。这波收购,既是一次行业信号,也是一次资源取舍的选择。 技术、资金、市场、主导权全都卷在一块,才有可能在新赛道站稳。

这波一汽的动作,不看结局光说过程已经说明一切。卷进来,才能不落人后。谁敢懈怠,下一轮淘汰就砸下来。新技术的未来不等人——所有人都在路上。对于主机厂、供应商,灵魂自主、技术补齐两个赛道都别无选择。一句话,智能化赛道,没有旁观者,都是卷到极致的自己人。

本文章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