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核心早已超越技术层面,品控能力如今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试金石。跨界造车明星企业小米汽车,自首款车型SU7交付以来,凭借创新设计与亲民定位,迅速在国内车市崭露头角,成为行业“黑马”。然而近期,小米SU7却遭遇舆论风波——大灯翘边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据公开报道,2025年5月中旬,部分小米SU7车主反馈,车辆大灯与翼子板接缝处出现鼓包、翘边现象,且在阳光暴晒后更为显著,按压时接缝处材料可上下起伏,严重影响车辆外观的一体感与精致度。对此,小米汽车于5月16日晚火速发布官方声明,坦诚存在“极小范围车辆保险杠安装间隙调整不一致,边角位置尺寸膨胀释放空间不足”的问题,阳光暴晒可能加剧局部变形。尽管官方强调问题车辆占比极低,但这一声明无疑为品牌敲响了品控警钟。
针对此次风波,小米汽车再度展现高效的危机公关能力。声明中承诺为受影响车主提供免费上门取送车及修复服务,整个修复流程预计耗时仅约1小时。在过往案例中,小米汽车的危机处理效率曾多次赢得用户认可,如快速修复SU7制动系统软件故障等。此次及时响应与透明沟通,最大程度降低了用户焦虑,有效维护了品牌与消费者间的信任纽带。
浙江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汪英来曾指出,小米汽车作为新势力车企,在设计制造经验上存在短板。尽管小米官方尚未直接回应此观点,但从近期SU7的交付历程来看,问题频发确实暴露了其成长阵痛:从制动系统接头接错风波、交通事故致3人死亡,到碳纤维前舱盖功能争议,这些问题如阴云笼罩在小米汽车的崛起之路上。
但需要客观看待的是,小米汽车凭借小米集团的供应链整合优势与品牌号召力,在销量上已交出亮眼答卷。数据显示,小米汽车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超120%,在新能源市场中稳居前列。然而,销量数字无法掩盖成长中的瑕疵,小米汽车亟需强化设计验证与生产质检流程,从根本上杜绝类似问题。
有业内专家分析,新生车企在成长初期遭遇品控挑战实属正常,关键在于应对态度。相比部分车企的回避与拖延,小米汽车的主动作为无疑更易赢得市场宽容。汽车行业作为重资产、长链条产业,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可靠性与品牌口碑有着极高要求。小米汽车此次事件的处理方式,或将成为其品牌发展的关键节点。
综上所述,小米SU7大灯翘边风波虽暴露了新势力车企的品控短板,但小米汽车的快速响应与透明沟通值得肯定。未来,随着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控体系的持续完善,小米汽车有望在新能源赛道上实现更稳健的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选择。对于此次事件,建议消费者持续关注官方动态,理性看待品牌成长中的波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