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真是各家车企抢着上市新款车型,小鹏X9增程版也发布了。说实话,我每天都在关注这类新闻,感觉像是在追剧情一样,车企的刀光剑影里,真没少熬夜琢磨。今天就尽量把我对这台车的观察和想法整理出来,给大家一些地面上的感受。
先说外观。这次我看了下,小鹏X9的中网设计总体还是挺喜欢的,比之前版本更有精神。增程版那块主动闭合的格栅真是个巧思,开着时关闭,关掉了缝隙,看起来平整得像一块磨光的镜子。车身线条硬朗,直来直去的风格,跟我认识的其他MPV不一样。很多车都走圆润路线,但X9偏偏硬朗起来像是走钢铁侠路线,特别从侧面看,前后玻璃线条那一丝不苟,感觉像从动画里走出来的机甲战士。
不过也不是没有槽点。隐藏门把手,一说到就气那些设计师太爱玩隐藏这个噱头,实用性真不咋地。出门快递盒让我摸不着头脑,还得老老实实用手推运动。然后车尾那个设计就更折腾,整个后尾拼凑得像个拼图,尤其是那个隆起的后玻璃下边,看着确实觉得不够利落。你说,这样的设计到底是要表达什么?优雅还是未来感?可能车设计师心里有数,但我觉得很多细节还是得更落地。
说到内饰,我昨天翻了翻笔记,真觉得车子内在和外观的反差挺明显。外观好看得让人心动,但里子怎么说呢,还是有点拼贴感。
优点倒是很多。小鹏这次用料还挺用心的,门板、仪表台、中岛,居然全部用上了软皮质包裹,手感真不错。座椅的用料,是真皮,非常扎实,缝线也细致——你现在很多车,座椅用料都像是打了折扣,折叠不折叠看不出来,但X9的座椅做工还算细腻。
配置也是亮点,今天说实在话,已经把我给给吓到了。如果非要用生活中的比喻,真的是豪华套装+全功能厨房。前排座椅都能电动调节、加热、通风、按摩、记忆,二排更不用说,零重力座椅、娱乐屏,差不多像是家里有个迷你影院。至于驾驶辅助、抬头显示、冰箱、后排娱乐屏,配得齐全。从实际体验看,车里的各种智能都落地在舒适性上,很直接。
空间感也不错。按照我175的身高体验,前排正常驾驶姿势,二排腿部空间能两拳半,三排还能留点空隙。后备箱更别说,27寸大行李箱放进去,能再塞几个背包,而且座椅还能一键放倒变成平板,大大增加了空间的灵活性。
不过嘛,也不是十全十美。吸顶的娱乐屏那块我挺烦的,屏幕漏在天花板上,明显感觉设计时没考虑到实用性。起身时,不小心磕到的几率还挺高,不知道有没有车主遇到过类似问题。
最让我觉得尴尬的,是前排的仪表和中控屏。悬浮的设计还是挺前卫的,但视觉上特别突兀,没有融入仪表台,反倒像是随意贴上去的两个标签。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太挑剔,总觉得设计师可以再做得更内敛点。
说到系统响应速度,倒是还可以,反应够快(这玩意儿怎么没出现卡顿呢?),但启动时,座椅只慢吞吞地放倒,真是体验让人有点受不了。刚开始还以为是节能设计,后来才想明白,原来是电动座椅普遍慢动作。
你们知道吗,价格这块我一直在揣摩。纯电版本价格是35.98万,续航650公里——这个传说听上去挺漂的哦,但增程版居然也在35万起。这么一对比,纯电比增程贵了两万左右,都是电池和增程器的成本。实际上,纯电的续航比增程版多了200公里,可也没有昂贵到令人发指。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刚刚销售那边的一句话,纯电续航650公里,买给性能控。但考虑到补电快不快,27万的省电成本,粗算来,百公里电费差不多0.3元(假设都用家用电,没算特殊情况),一年的用车成本会低不少。
这让我开始猜测:是不是谁把这个价格定得略低了点?大概像那句:车价只是个开始,后续用车成本才考验真本事。问题是,标价这么良心的车,其实心里也没底。
对比一下同价位的腾势D9,蓝图梦想家,魏派高山,感觉各有优劣。你们觉得,小鹏为了抢市场,是不是在价格战+配置战这条路上拼命了?还是他们真觉得,诚意比价格更重要?
说这些,也没太多考虑全局。其实我更关心的是,车企是不是已经在考虑更稳妥的配置和价格平衡了?还是就像我们平时买电器一样,开心点买了个看似高大上的配置,还是要等日子一长,才知道那个隐藏的坑在哪里。
车子买得舒服,关键还是要在细节,再想想,小鹏那些为了未来感费劲的设计是不是会成为硬伤?啥时候,设计师能多点用户体验思考?我也不敢说一定会好,但我知道,车子最留白的地方,可能就是未来改造的空间。
这段先按下不表,但我倒是挺想问问你们,你们会不会因为这些细节放弃一两万,换另一款更靠谱的车?还是觉得,配置再多,也还得看看用着顺不顺手?这其实也挺难的,要不要用你自己家车比一比?你们的车平时放哪里,惯怎么打开,要不要用手机遥控,才知道真不真香。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