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北京买佳美,错过房市红利,如今情怀难抵现实

九十年代,谁在北京把一套房的钱砸进了一辆丰田佳美?现在的他们,大概率连肠子都悔青了。毕竟,在那个年代,敢掏出四五十万买辆车的,不是大老板,就是不差钱的主儿。那支撑门面的佳美,如今多半还在路上苟延残喘,而当年没有踏实买套房的人,只能边晃悠着老车边捶胸顿足。要知道,当年北京二环的房价才两千一平,入手一台佳美,相当于把三百平的大房子开上了马路。时至今日,这个等价交换怎么看都是个离谱的笑话:老佳美二手价顶多三五万,还不如一台电动滑板车实在。

九十年代北京买佳美,错过房市红利,如今情怀难抵现实-有驾
九十年代北京买佳美,错过房市红利,如今情怀难抵现实-有驾

当年开佳美,是什么待遇?路人投来的目光,比今天的劳斯莱斯还要多那么一点敬意。彼时的汽车稀罕得恨不得每辆车都有专属路权,有佳美的气场自然只增不减。可惜时代滚滚向前,老车再耐开,也架不住科技和市场的无情淘汰。八十年代末的8A发动机外加4AT变速箱,在2024年电动时代面前,就像是穿着唐装挑战马拉松——怎么比?讲什么“开不坏”情怀,现实是三十年前的王者,如今跟个五菱宏光MINI都干不过。变化之快,让所有当年挥汗拍板买车不买房的老板们一夜沦为经验教训的反面教材。

九十年代北京买佳美,错过房市红利,如今情怀难抵现实-有驾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那辆丰田佳美曾经带给车主们的优越感。彼时流行一句话:“开佳美的不是土豪,便是行家。”低调有内涵,外表不张扬,骨子里却满是排面。可是哪怕吹得天花乱坠,说佳美比当年的奔驰S级都舒服,也终归是自家自夸。连配置都拿不出手,什么座椅加热、车载电话、抬头显示——那时候的佳美都没影,而隔壁蓝鸟、雅阁早已悄悄上新功能。要说出租车司机口碑好,现在满迪拜都是凯美瑞混动跑网约车,也没谁把它们当传家宝供着。不过一大把老佳美还在街头挣扎,全靠着三十年前“开不坏”的噱头和点晚霞余晖。

更魔幻的是,有人仍然怀念那个踩下油门,发动机怒吼回响的年代。机械质感和真皮方向盘下的虚荣感,是很多现代电动大屏所给不了的东西。可是,这份“怀旧”究竟值多少钱?得用半生的财富自由来换,再回头看,一顿猛拍大腿也丝毫无济于事。毕竟哪种科技都拦不住时间,如果你把三百平的房子机会,押宝在了一辆佳美头上,结局已然写定。车这东西,“开到报废就是赚到”多少有点自欺欺人的色彩,真正赚到的,都是拆着老房子数票子的那波人。

不过,回看佳美的历史,不得不承认,这种老物件的确承载了一整个汽车时代的集体回忆。那是一个稀缺、渴望与跃进的年代,每一辆佳美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地位的象征、身份的标签。只是到了今天,汽车技术不停迭代,你再重金保养、再用心维护,碰上一台国产新能源秒你一条街,不觉尴尬,也只能笑笑自嘲。

至于那些说老车“比现在舒服”的声音,大概率是对昔日老板身份的自我慰藉。现在的车,从自动驾驶到无声无息的电机加速,全靠大屏和花活子彰显科技感,舒适感用堆配置取代了机械原始的质感。时代变了,消费观也得跟着修正。当年的佳美主,本想着出人头地,如今却只能用旧车的壳子装点情怀。这情怀,也就比市值缩水快那么一点。

九十年代北京买佳美,错过房市红利,如今情怀难抵现实-有驾

自动驾驶、零污染、新能源……这一切都让当年佳美的“可靠耐用”成了一针鸡肋。讲到最后,最扎心的讽刺在于,如果当年不是把积蓄压在四个轮子上,而是留给了四面墙壁,今天也许早已退休养花、潇洒人生了。

佳美没有变,是时代变了。怀念也好,叹息也罢,终究抵不过时间兜头浇下的冷水。老干部气质的佳美,成全了一个时代的梦想,却承载不了这个年代的财富自由。如今,老佳美还在路上稳步前行,那群错过房市红利的老板,只能在情怀和油费之间艰难取舍。——毕竟,温热过的手感再好,终究贵不过千万一套的砖瓦。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