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8万起的灵悉L上市,这次要跟比亚迪硬刚到底?
2025年10月下旬,东风本田发布2025款灵悉L,起售价14.98万元!这价格一出来,评论区瞬间分成两派:一派说"本田终于醒了,不再把中国消费者当冤大头",另一派吐槽"这价格在新能源市场算个啥,比亚迪秦PLUS EV才12万多"。
要知道,2025年的新能源市场早就卷成红海,15万级这个价格带,既有比亚迪、吉利这些自主品牌猛攻,又有小鹏、零跑这种"搅局者"虎视眈眈。
本田这个时候推出2025款灵悉L,还敢喊出"配置全面升级",到底是有底气还是在硬撑?
第一部分:2025款东风本田灵悉L
14.98万起还敢说"升级"?本田这次到底改了啥让人心动?
先划重点:2025年10月27日上市的2025款灵悉L,官方指导价14.98万-15.58万元,比首次上市的2024款起售价涨了整整2万块。当时很多人质疑:"涨价能叫升级?是不是卖不动开始装样子了?"结果仔细看配置单,确实有点东西——这次是真金白银在加料!本田这回算是把过去那些"合资品牌清高劲儿"全放下了,老老实实按照中国消费者的口味来改。
咱先说最让人眼前一亮的配置升级。2025款灵悉L新增了18英寸轮辋和128色智能氛围灯等配置,这些看着不起眼,但对年轻人来说可都是加分项。轮辋从之前的尺寸升级到18英寸,视觉效果更运动,开在路上辨识度也更高。128色智能氛围灯击中年轻人的痛点,以前本田车内饰老被吐槽"没氛围感",现在终于跟上自主品牌的节奏了。
整车搭载单电机,最大功率160千瓦,最大扭矩310牛·米,零到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9秒,搭配的是容量为59.22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工况续航520公里。这个动力参数在同级纯电车里算是主流水平,加速成绩6.9秒虽然谈不上暴力,但日常超车、并线完全够用。520公里的续航,对于城市通勤来说基本能做到"一周一充",不用天天惦记着找充电桩。
外观方面,灵悉L采用多面体造型和三展翼灯组设计,全系标配电子外后视镜,超窄设计相比于传统后视镜增加了14度横向视野及横向视野面积,高速、倒车、转向时视野自动切换。这个电子外后视镜可以说是灵悉L最大的卖点之一,也是最有争议的配置。喜欢的人觉得科技感爆棚,不喜欢的人担心用不习惯。但本田敢全系标配,说明对这项技术还是有信心的。
内饰配备同级唯一贯穿式五联屏,包括仪表、中控、副驾三块12.3英寸屏幕,以及两块外后视镜显示屏。满眼的大屏确实能唬住人,但还得看好不好用。车机系统提供了足够多的APP,还有多种场景模式,人车交流感很强。这对于以前被吐槽"车机像老年机"的本田来说,绝对是质的飞跃。
车身尺寸方面,长4830毫米、宽1845毫米、高1503毫米,轴距达2731毫米,属于中型车范畴。这个尺寸在同价位纯电车里算是比较大的,空间表现应该不会让人失望。尤其是轴距超过2700毫米,后排腿部空间够用。
超1.84平方米全景天幕,采用双银镀膜加Low-E隔热夹层玻璃,紫外线隔绝率达到99.9%,这对南方用户来说绝对是刚需。夏天不用担心车内变成"蒸笼",冬天也能享受阳光又不会太热。
当时很多人以为本田还会端着"合资品牌架子",觉得涨个价、加点配置就算是给中国消费者面子了。结果这次配置表一拉出来,网友直呼"本田这是被比亚迪打怕了,终于知道什么叫性价比"!虽然价格涨了2万,但从配置升级幅度看,这2万花得不算冤枉。
第二部分:东风本田灵悉L
为啥本田"怂了"?
背后藏着什么生死算盘?
可能有人要问:本田好歹也是全球车企巨头,为啥2025年开始"放下身段"搞性价比?难道真是被自主品牌逼到墙角了?其实这背后是本田对中国市场的"求生欲"爆棚。咱们得从大环境说起,才能看明白本田为啥这么急。
先看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突破五成,意味着每卖出2台车,就有1台是新能源车。这个速度快得吓人,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小众到主流的转变。但本田在中国的日子却越过越糟心。东风本田近年销量持续下滑,在新能源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灵悉L作为东风本田旗下电动子品牌"灵悉"的首款量产车型,于2024年9月26日首次上市,当时售价仅为12.98万元。这款车本来寄予厚望,想着能在纯电市场分一杯羹。但实际销量表现让人大跌眼镜,月销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你说本田能不着急吗?眼看着市场份额被自主品牌一点点蚕食,再不做点什么,等来的只能是份额继续蒸发。
再看看竞争对手是怎么打的。比亚迪2025年在纯电市场继续发力,秦PLUS EV、海豚、海鸥这些车型月销动辄上万台,价格还越卖越便宜。小鹏MONA M03狠,10万出头的价格,续航干到600多公里,配置还拉得满满当当。长安、吉利、零跑也在15万级纯电市场疯狂内卷,不是降价就是堆配置,一个比一个凶猛。本田要是还守着"合资品牌溢价"的老思维不动,等来的只有被市场淘汰。
技术焦虑。灵悉L基于全新灵悉智能纯电架构平台打造,450伏电压平台可以实现27分钟充电30至80%,还用上了弗迪刀片电池。但即便如此,跟自主品牌的快充技术比,本田还是慢了半拍。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已经迭代到第三代,充电速度快、安全性高。长安的超级快充可以做到15分钟充到80%。零跑、小鹏的800伏高压平台把充电时间压缩到10几分钟。本田的450伏平台虽然不算落后,但也谈不上领先。
再说智能化这块儿。自主品牌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OTA升级这些方面已经甩开合资品牌好几条街了。小鹏、蔚来、理想的辅助驾驶能力,甚至比特斯拉还好用。比亚迪、吉利的车机系统流畅度、功能丰富度,完全不输手机。虽然灵悉L配备了五联屏和灵悉SPACE智趣座舱,车机并不拉垮,三块大屏可以跨屏互动,但在辅助驾驶方面,灵悉DRIVE智驾系统需要选装至少2万元选装包才能得到,这就有点不厚道了。
所以2025款灵悉L这次涨价加配,表面上看是"优化产品、提升竞争力",实质上是本田在中国市场的"背水一战"。用涨价2万换来好的配置和品牌形象,希望能拉动销量。说白了,本田这次不是"想通了要做性价比",而是"不做出改变就活不下去了"。市场环境逼着合资品牌必须放下架子,否则就等着被淘汰。以前那种"我是合资品牌,就该比自主品牌贵、配置还可以低"的逻辑,在2025年的中国市场已经完全行不通了。消费者用脚投票,你不给诚意,那我就去买自主品牌。本田这次算是被现实狠狠教育了一把。
第三部分:东风本田灵悉L
14.98万的灵悉L能"翻身"吗?
还是只能当"炮灰"?
现在问题来了:本田加配涨价、拼命改进,2025款灵悉L就真能在15万级纯电市场杀出血路?还是说只是"垂死挣扎"?咱们得冷静分析分析。
从产品力来看,2025款灵悉L确实"及格"了。520公里的CLTC续航能覆盖大部分城市通勤需求,6.9秒的零到百加速时间也不算慢,五联屏、电子外后视镜这些配置也算亮点。但问题是,"及格"在2025年的中国市场根本不够用。现在消费者要的不是及格,而是优秀甚至满分。
你看小鹏MONA M03的62.2千瓦时电池包CLTC续航达到620公里,比灵悉L多100公里,秦PLUS EV的57.6千瓦时电池包CLTC续航也达到510公里。对比之下,灵悉L的59.22千瓦时电池包续航只有520公里,可以从侧面看出电耗管理情况不太理想。消费者一算账:同样的电池容量,别人能跑远,凭啥买本田?
从价格带看,灵悉L的14.98万-15.58万撞上了比亚迪秦PLUS EV、小鹏MONA M03、零跑C01这些热销车型的主力区间。比亚迪秦PLUS EV起售价12.98万,续航510公里,配置丰富。小鹏MONA M03起售价11.98万,续航620公里,还标配智能驾驶。零跑C01起售价13.58万,中大型车的尺寸,续航也超过500公里。对比之下,灵悉L在价格、续航、尺寸三个维度上都没有明显优势。消费者一比较:多花1到2万块钱买本田,到底图个啥?
从品牌认知来看,本田在中国年轻消费者心中的"光环"正在快速褪色。90后、00后买车不再迷信"本田大法好"这套说辞了,他们看重实际体验。续航够不够用?充电快不快?智能化好不好?售后服务方不方便?这些才是年轻人买车时真正关心的问题。而这些恰恰是自主品牌的强项。
比亚迪在全国自建充电桩数量庞大,你出门找个充电桩比找加油站还方便。小鹏的智能驾驶XNGP可以在城区实现高阶辅助驾驶,体验直追特斯拉FSD。零跑搞"终身质保",买车之后三电系统不用担心。本田虽然品质口碑还不错,但在用户服务和生态建设上明显落后了一大截。
灵悉L虽然是东风本田出品,但其并不悬挂本田"H"形状的车标,而是一个全新的车标,这可能会对品牌认知度和认可度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很多消费者就是冲着本田的牌子才考虑这款车的,结果发现车标不是本田标,心里多少会有落差。
从市场趋势看,15万级纯电市场已经进入"剩者为王"阶段。比亚迪、小鹏、零跑、吉利这些品牌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剩下一堆合资品牌和小品牌在瓜分剩余的蛋糕。本田想靠一款灵悉L"逆风翻盘",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消费者对纯电车的需求正在分化。要么买10万出头的"通勤工具",便宜实用够用就行。要么上20万以上的"豪华纯电",一步到位享受高端体验。15万级这个价格带反而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地带,想要性价比不如买便宜的,想要豪华感又够不着贵的。灵悉L正好卡在这个尴尬位置上。
业内有人预测,2025款灵悉L上市之后,短期内可能靠"尝鲜用户"和"本田死忠粉"拉动销量到月销三四千台左右。但要想突破月销万台、真正抢回市场份额,光靠这次升级远远不够。本田必须在充电网络、智能驾驶、品牌营销上来一次全面变革。否则,本田只能眼睁睁看着自主品牌继续蚕食市场,最后连15万级这块阵地都守不住。
第四部分:东风本田灵悉L
网友吵翻了!
这些灵魂拷问你怎么看?
灵悉L上市之后,评论区炸成"修罗场",各种观点都有。咱挑几个最扎心、最有代表性的问题聊聊,看看这些争论背后到底反映了啥。
"14.98万买本田纯电,不如12.98万上比亚迪秦PLUS EV?"
这问题问得特别现实。如果你是"配置党"或者"性价比至上"的消费者,秦PLUS EV确实香——便宜整整2万块钱,续航也差不多,配置还丰富。但问题是买车不能光看账面数据。如果你看重驾驶质感,本田的底盘调校和车内静谧性确实比秦PLUS好一个档次,这是多年造车经验积累下来的功底。再说品牌保值率,本田二手车残值率普遍比比亚迪高一些,三年之后你要卖车,本田能多卖个几千到一万块钱。所以这个选择其实是"实用主义"和"品质主义"的博弈,没有绝对的对错,看你在乎哪方面。
"本田这次涨价会不会割老车主韭菜?"
2024年9月买12.98万老款的车主肯定有点郁闷,现在新款14.98万起,配置还好。这种感觉就像刚买完手机就降价了一样难受。但车市的规律就是这样,新能源车迭代速度快,价格波动是常态。特斯拉Model 3从30多万降到24万,也没见赔偿老车主啊。本田目前确实没推出官方的"老车主置换补贴",但部分经销商可能会私下给点优惠。建议老车主心态放平一点,你提前享受了一年多的用车时间,这本身就是价值。就像买手机一样,早买早享受,晚买有折扣,这是市场规律,较真了伤身体。
"520公里续航够用吗?
冬天会不会缩水厉害?"
520公里的CLTC续航,对于城市通勤来说基本够用。日均通勤40到50公里的话,能做到"一周充一次电"。但北方的朋友得注意了,冬天气温在零下10度以下的时候,纯电续航会打折,520公里可能只剩360到400公里。如果你每天通勤60公里以上,冬天可能三四天就得充一次电。好在纯电车充电成本低,就算充电频繁一点,也比燃油车省钱。这里建议有固定车位能装充电桩的朋友考虑,没充电条件的要慎重。虽然可以用公共充电桩,但每次充电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都会高很多,体验会差不少。
"五联屏和电子外后视镜实用吗?
还是花架子?"
五联屏看着确实科技感爆棚,但还得看好不好用。实测车机并不拉垮,三块大屏可以跨屏互动,提供了足够多的APP,还有多种场景模式,人车交流感很强。但也有用户反馈屏幕太多容易分散注意力,开车时老想去看屏幕。电子外后视镜是两极分化,喜欢的人觉得视野广、科技感强,不喜欢的人担心用不习惯、夜间效果差。本田灵悉L选择了全系标配电子外后视镜,可以说是十分的激进。建议买之前一定要试驾,亲自体验一下能不能适应这套系统。
结语:东风本田灵悉L
本田终于"低头"了,但想"翻身"还得狠!
从2025年10月这场发布会就能看出,本田已经意识到"不变就等死"这个残酷现实,开始主动拥抱中国市场的新规则——加配置、提升科技感、补齐智能化短板。但问题是,自主品牌已经跑得太快太远了,本田这次升级像是"亡羊补牢"而不是"先发制人"。15万级纯电市场的战争才刚刚开始,灵悉L能不能守住本田在华的"最后防线",还得看接下来本田敢不敢继续"豁出去"。
比如建设自己的充电网络,别老让用户去找第三方桩;比如把智能驾驶做成标配,别总是需要选装;比如搞出长续航的版本,真正跟自主品牌在续航层面硬刚;比如在服务上真正做到"用户第一",别总是一副"我是大厂你就得忍着"的姿态。如果这些本田都做不到,那2025款灵悉L可能只是合资品牌"集体溃败"前的回光返照,短暂的关注度之后,等待的依然是销量继续低迷。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深水区",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自主品牌用了10年时间,从被人看不起到现在反超合资品牌,靠的不是运气,而是真金白银的技术投入、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快速迭代的产品能力。本田想要在这个市场重新站稳脚跟,光有品牌光环是不够的,必须拿出真本事来。否则,灵悉L这次升级就真的只是"装个样子",最终还是逃不过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最后来个灵魂拷问:如果预算15万买纯电中型车,你会选"涨价加配"的本田灵悉L,还是"性价比爆棚"的比亚迪或者小鹏?
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咱们聊聊你心里到底怎么算这笔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