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临近,新能源车出行高峰将至,各地如何应对充电需求?随着“五一”假期临近,全国出行高峰即将到来,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增长背景下,充电桩行业正面临新一轮需求爆发。为应对这个挑战,各地纷纷加大智慧调度等措施,为车主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预测,假日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充电次数将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实际上,据该平台数据显示,去年“五一”假期期间,新能源汽车高速公路充电量累计达2914.0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2.53%。为此,国家电网等公司已提前做好准备,通过升级充电设施、制定保障方案等方式,确保车主在出行过程中能够顺利充电。
截至2025年3月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保有量达1374.9万台,同比增长47.6%。其中,公共充电桩390万台,私人充电桩984.9万台,车桩比仍维持在2.5:1,与1:1的理想比例存在差距。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推动充电桩需求持续释放。
高压快充成为行业主流方向,新一代5C以上超快充功率可达500kW以上,实现“一杯咖啡时间”完成充电。深圳已建成投用超充站1002座,成为全球首个超充设施数量超过加油站的城市。2025年,新建桩80%支持480kW功率,匹配800V高压平台车型,充电时间缩短至10-15分钟。
当前充电桩市场形成央企基建、车企生态和第三方运营商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优势扩大市场份额,中小运营商面临被收购或退出压力。2025年,行业有望形成“全国性平台+区域龙头”的垄断竞争格局。
我国充电桩行业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未来,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将成为交通、能源、城市三大领域绿色转型的交汇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