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500强榜单近日揭晓,奇瑞集团凭借4800亿元的年度营收,跃居第233位,较2024年前进152位,年度排名晋升速度创全球车企之最。这样一个令人惊叹的发展质效,奇瑞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上海浦东,奇瑞汽车正在开展L4级、也是当前最高等级的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标志着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能力水平已经跑到国内同行业前列。
奇瑞汽车智能化中心 高级主任工程师 邱辰
我们最近在上海拿到了示范应用的一个牌照,跟我们国内其他的汽车厂商来对比的话,我们这个是最快的几家之一。
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把创新刻进骨子里,是奇瑞汽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招”。早在28年前刚成立的时候,别人都在花钱买技术走捷径,奇瑞却选择了坚持自主创新的“长期主义”。为了让中国车拥有“中国心”,奇瑞更是掏空家底拿出10亿元,与全球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安排全体技术人员出国学习。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总成首席技术专家 张志福
当时奇瑞几乎是倾其所有,没有哪一个公司在那个时候有这样的一个魄力。利用这个项目,奇瑞非常快速地培养了大批发动机专业方面的开发的人才。
有了一批优秀的人才,研制完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就是水到渠成。经过多年持续创新,现在奇瑞发动机不仅能自给自足,还累计向美国、日本等海外市场出口超过70万台。尝到了创新的“甜头”,企业再难不省研发,相关投入每年都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目前年创新投入已经达到200亿元,在全球建起了八大研发中心,集聚了超过15000人的科研团队,约占员工总数的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尹同跃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就是品质和创新。我们每年200亿元的研发投入,其中100亿元用于平台开发、产品升级等应用创新,另外的100亿元用于基础学科、跨界学科的投入,构建原始创新能力。
以技术上的“领先一步”,赢得发展上的“领跑一路”,现在奇瑞把更多的资源投向尖端领域,勇闯创新“无人区”。抢抓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机遇,企业先后设立了47个技术委员会,建设了100多个重点实验室,在动力、座舱、智驾、安全等方面,加快前沿技术开发应用。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总裁助理 尚进
上半年奇瑞集团推出了引领智电时代科技浪潮的猎鹰智驾、守护用户生命线的智慧安全技术等,带来了新一代混动技术、座舱大模型等一系列“黑科技”,形成强大的本地化开发能力和全球协同效应。
愿创新、敢创新、善创新。眼下,奇瑞已经构筑起“金字塔式”的创新体系,“塔尖”是由1200多名高层次人才组成的科学家团队,“塔基”是遍布企业内部1300多个大大小小的“创业体”,开放、扁平、试错的创新氛围日趋浓厚。此外,奇瑞还在政府支持下,联合全球60多所高校,搭建“开阳实验室”创新平台,让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相望能相见”;与华为共同开发智能座舱,与宁德时代联手研制新能源电池;扶持300家供应链企业技术升级,对产业链进行锻长补短。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副总裁 高新华
2025年,我们会推出1000项的技术来支撑集团的所有的车型,能够满足我们不同的客户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上的不同的需求,这也是再次证实了“技术奇瑞”深耕技术的积累,爆发了活力。
用技术“开路”,从2021年到2024年,奇瑞汽车逆势而上,销量接连实现96.2万辆、123.3万辆、188.1万辆、260万辆,营收接连跨越1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台阶;今年前7个月,企业累计销售汽车148.46万辆,同比增长14.5%,再创历史新高。
从28年前“小草房”创业,到如今跃居世界500强第233位,奇瑞的进阶升级,见证了从“靠技术吃饭”到“用创新改变世界”的传奇,也展现了中国汽车工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蝶变。作为中国第一个完整掌握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核心技术的车企,奇瑞建立起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池”和“专利库”,连续22年蝉联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数不胜数的亮点和成绩说明,只要愿创新、敢创新、善创新,就一定能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