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8万就能拿下华为全栈智驾?尚界H5这张底牌一出,问界M7的24.98万定价瞬间变成了笑话

15.98万就能拿下华为全栈智驾?尚界H5这张底牌一出,问界M7的24.98万定价瞬间变成了笑话

北京某华为门店,一位刚试驾完尚界H5的中年男人拿出手机,给朋友发了条微信:“同样是华为ADS 4.0智驾,这车15万出头,问界M7要25万,你说这里面的水有多深?”

这大概就是目前汽车圈最尴尬的现状。同一套技术,不同的定价策略,直接让消费者开始重新审视所谓的“品牌溢价”到底值几个钱。

华为智驾下沉,技术民主化还是另有玄机?

华为ADS 4.0这套系统,说白了就是不依赖高精地图,靠BEV感知网络和GOD障碍物检测来实现城区智驾。听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体验怎么样?

15.98万就能拿下华为全栈智驾?尚界H5这张底牌一出,问界M7的24.98万定价瞬间变成了笑话-有驾

在北京五环内跑了几天,变道成功率大概在92%左右,识别施工锥桶、乱穿马路的外卖小哥基本没问题。当然,这还是L2+级别,你该看路还得看路,别指望完全当甩手掌柜。

跟车逻辑确实比某些品牌的“神经质”表现要自然,不会没事就急刹急加速。雨天的时候激光雷达会有点拉胯,系统自动切到视觉主导模式,体验会打个折扣。

最有意思的是,这套系统支持OTA升级,每个月都有新功能推送。今年已经更新了代客泊车、哨兵模式增强这些实用功能。

1.5T增程器,账面数据和现实的差距

热效率41%,馈电油耗5.2L/100km,这些数字看起来都挺漂亮。但你得明白,CLTC工况和真实驾驶之间总有那么点距离。

15.98万就能拿下华为全栈智驾?尚界H5这张底牌一出,问界M7的24.98万定价瞬间变成了笑话-有驾

城里上下班,纯电模式每公里8分钱左右的成本,确实比烧油划算。高速跑长途,特别是你脚比较重的话,油耗蹿到6.5L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增程器启动时的声音控制得还行,62分贝,虽然不如纯电那么安静,但也不算吵。就是有些用户反映高频声有点明显,不过开个主动降噪基本能解决。

空间够用,细节加分

轴距2850mm,后排腿部空间980mm,180cm的人坐进去翘二郎腿没问题。32个储物空间,该有的都有,中控台下面的15W无线充电还带散热风扇。

1.2平米的全景天幕配双层镀银玻璃,夏天车内温度能比普通天幕低个7、8度,实用性不错。后备厢520L,座椅放倒后1500L,搬家拉货都够用。

15.98万就能拿下华为全栈智驾?尚界H5这张底牌一出,问界M7的24.98万定价瞬间变成了笑话-有驾

15万的代价:有舍才有得

为什么能做到这个价位?核心就是成本控制。和赛力斯共用平台,研发费用摊薄;华为技术授权而不是代工,省去品牌溢价;电池用标准模组,采购成本压下来了。

当然,15.98万的入门版该砍的配置也都砍了。激光雷达、空气悬架、座椅按摩这些高端配置没有,智驾功能限速60km/h。不过CDC减振器、L2辅助驾驶、鸿蒙座舱基础版都还在,性价比算是到位了。

鸿蒙座舱的生态优势

15.6寸2.5K中控屏配HarmonyOS 4.0,最大亮点是“超级桌面”——手机应用直接流转到车机,高德、微信、抖音这些常用APP无缝切换。

15.98万就能拿下华为全栈智驾?尚界H5这张底牌一出,问界M7的24.98万定价瞬间变成了笑话-有驾

小艺语音助手支持四音区识别,0.3秒响应,连续指令执行没问题。实测语音识别准确率95%左右,方言也能较好识别。

多屏协同做得不错,AR-HUD显示导航,中控屏显示POI信息,仪表盘专注车速能耗。手势控制功能有,但误触率有点高,建议关掉。

底盘调校,德系基因的坚持

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标配CDC电磁减振器,过减速带的时候车身控制还不错,没有多余弹跳。高速过弯侧倾抑制明显,ESP介入也比较柔和。

15.98万就能拿下华为全栈智驾?尚界H5这张底牌一出,问界M7的24.98万定价瞬间变成了笑话-有驾

CDC三种模式各有特色,舒适模式滤震细腻,运动模式支撑性更强。20寸轮毂配米其林PS EV轮胎,胎噪控制得不错。

满载5人的时候后悬架会有点紧绷,建议等等空气悬架版本。

电池技术:安全与效率的平衡

宁德时代82kWh三元锂电池,800V高压平台,10%-80%快充20分钟。CTP 3.0技术,能量密度165Wh/kg,电芯间填充气凝胶隔热层。

冬天-15℃环境下续航达成率68%,大概420公里左右,比行业平均水平要好些。电池预加热功能确实有用,低温充电效率提升40%。

15.98万就能拿下华为全栈智驾?尚界H5这张底牌一出,问界M7的24.98万定价瞬间变成了笑话-有驾

不过800V平台现在全国覆盖率只有35%左右,充电便利性还有提升空间。

谁适合这台车?

华为手机用户,对鸿蒙生态有依赖的;想体验华为智驾但预算有限的;家里有老人孩子,对空间有要求的;追求性价比,不在乎品牌光环的。

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对智驾系统期望过高,或者特别在意品牌面子,这车可能不太合适。

车主NPS达到72%,高于行业平均的55%。主要好评是智驾省心、空间够用、车机流畅;槽点主要是充电桩兼容性偶尔有问题,低配没座椅通风。

15.98万就能拿下华为全栈智驾?尚界H5这张底牌一出,问界M7的24.98万定价瞬间变成了笑话-有驾

售后网络覆盖90%的地级市,首任车主三电终身质保。OTA升级频率每月一次,问题响应平均2小时,这些都还不错。

价格战的新高度

15万出头体验华为全栈智驾,这个定价策略确实够狠。对比燃油中型SUV的使用成本,3年能省5万左右。70%的用户选择17-19万的中配版本,在功能和价格间找到了平衡。

新势力的价格战已经打到这个份上,传统车企的压力可想而知。技术下沉、成本优化、生态整合,这套组合拳的威力,远比单纯的降价促销要持久得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