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升级为独立央企,整座城市都笼罩在喜庆氛围之中,重庆迎来首家央企总部落户,长安也将从这座扎根88年的城市加速走向全球。
1862年诞生,1937年西迁,1984年“军转民”,2025年晋级央企……显然,长安汽车的每一步,都在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但更务实的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与使命,都随着长安汽车新央企身份落实而面临重构。
成为央企,表面看就是在“长安汽车”四个字前面加上了“中国”两个字。只有关注整个过程的人才知道,新长安央企身份的落实,其实颇有波折,因为年初大家看到的消息是跟其他央企重组,直到6月5日,才得知长安汽车将升级为独立央企,然后就是7月29日正式成立,速度不可谓不快。
对新长安而言,这无异于“天上掉馅饼”,但与央企身份伴随而来的,还有责任与使命,用新长安掌门人朱华荣的话来说,就是要“争做世界一流”,再具体一点,就是2030年进全球前十。
长安的优势:自主品牌、新能源与海外市场
既然是央企了,那跟一汽、东风两位大哥比起来,新长安的家底如何?
论注册资本,一汽354亿,东风156亿,新长安的200亿居中;论资产规模,一汽4578亿,东风5377亿,新长安的3087亿最小;论员工规模,一汽13万人,东风12.1万人,新长安11万人最少。
再看产销情况,一汽2024年销售整车320万辆,东风2024年销售整车248万辆,长安汽车2024年销售整车268.3万辆。由此可见,长安用最少的人和资产,实现了仅次于一汽的经营规模。
事实上,面对两位老大哥,长安的优势在自主品牌,尤其是新能源。
过去一年里,长安自主品牌销量高达223.1万辆,是三家央企中最高的(一汽81.9万辆,东风137.2万辆),其中,长安新能源销量规模达到73.3万辆,远超一汽的33.9万辆,紧跟东风的86.1万辆(包括赛力斯的42.7万辆)。
进入今年之后,长安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方面的优势,还在进一步扩大。
以三大汽车央企最近相继公布的数据来看,2025年1-6月,一汽实现整车销售157.1万辆,东风实现整车销售111.6万辆,长安实现整车销售135.5万辆。其中具体到自主品牌,上半年一汽44.98万辆,东风67万辆,而长安达到115.06万辆。
新能源方面,上半年,一汽自主新能源销量突破14.5万辆,同比增长95.5%;东风40.2万辆(包括赛力斯的17.2万辆),同比增长6.8%;长安45.2万辆,同比增长49.1%。
不仅如此,在海外市场,长安在三大央企之中的优势也非常明显。2024年长安在海外市场的销量达到53万辆,而同期一汽为12.5万辆,东风为24.6万辆。今年上半年,一汽集团暂未公布相关数据,东风为11.5万辆,而长安为29.9万辆。
综上所述,三家汽车央企之中,新长安的优势完全集中在自主品牌,尤其当下最热的智能化新能源赛道,长安不但在国内市场形成了自己的影响力,在海外市场也已经打开局面,而这也是新长安持续发力的关键。
对此,朱华荣有着清醒的认知,“三个有利于”的表述恰如其分。
“从汽车产业发展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有利于加快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更好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长安整合相关资源,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闯出一条新路,开辟一片新天地,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有利于长安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打造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年轻化的组织和团队,加速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迈进。”
在新长安成立媒体见面会上,朱华荣还表示,“站在科技自立自强的角度来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更好发挥长安优势,加强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研发制造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2030年进全球前十,三大新能源品牌是主角
事实上,长安要做世界一流的想法并非现在才冒出来,早在去年底举行的长安汽车伙伴大会现场,长安就已经透露出这方面的心思。
按当时的说法,长安汽车2025年要实现“3311”全年目标,即总销量300万辆、收入3000亿元、新能源100万辆、海外100万辆。到2030年,总体销量500万辆,自主新能源销量350万辆,海外销量占比30%,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世界一流汽车品牌。
到6月份重庆国际车展,相关说法再次被强调,只是将2030年个别数据加以微调,比如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调整为300万辆,而海外市场销量上调至150万辆。
这跟新长安成立之后立下的5年小目标完全吻合——到2030年,中国长安汽车整车产销规模奋斗500万辆,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60%,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的目标任务,努力奋进全球汽车品牌前十,成为世界级汽车品牌。
而基于“全球前十”这个目标,长安的措施也已经具体细化到各个品牌,尤其是三大自主新能源品牌。
阿维塔,作为中国长安汽车的高端智能电动品牌,依托集团战略资源整合优势,进一步加速发展布局,巩固智能出行领域引领地位,成为央企电动化、智能化、高端化品牌标杆。
今年上半年,阿维塔销量同比增长超100%,连续4个月破万,累计交付超17万辆,海外销量更是激增531%,在泰国高端市场登顶。同时,阿维塔未来规划非常清晰:2026年推出百万级大六座旗舰,2030年将形成17款产品的完整矩阵,覆盖轿车、SUV、MPV领域。
深蓝,作为中国长安汽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柱、科技突破的中坚力量与全球出海的核心引擎,将肩负央企品牌使命,开启新征程,助力中国长安汽车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智造新名片。
上半年,深蓝汽车累计交付新车14.3辆,同比大幅增长70.8%,上升势头强劲。一直以来,深蓝汽车以"科技运动潮牌"切入中高端市场,主打15万-30万元级纯电/增程产品,迄今累计销量已突破50万台,妥妥的"央企新能源销量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即将推出的两大新品,深蓝S05 620km纯电版本目标直指"月销2万台大单品",其次是搭载3nm座舱芯片、标配激光雷达的深蓝L06,这款车将重塑同价位智能标杆,年内就会推出。而且,到2030年,深蓝已经定下累计推出30款新车,海外市场销量占比超35%的计划。
启源,作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未来发展的核心支柱品牌,将聚焦天枢智能驾驶辅助、天枢座舱、天枢底盘、智慧新蓝鲸动力、金钟罩电池等核心技术,打造智慧主动服务,全面支撑品牌数智化发展。
长安启源定位于"智能移动生活家",面向主流家庭用户,其上半年销量16万辆,同比增长22.9%,其中Q07连续两月蝉联20万内新能源中型SUV销冠,累计交付即将破3万。新产品方面,启源下半年将推出激光版Q07、A06家轿,以及代号“B216”的纯电小型SUV。据称,启源品牌目标月销量为5万辆,冲击主流新能源品牌TOP 5。
按照长安的2030规划,届时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要占60%,也就是300万辆的规模,关键就看阿维塔、深蓝、启源三大品牌能不能得偿所愿。但这一切在长安的发展步调之中,其实已经势不可挡,只因其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的“香格里拉”、“北斗天枢”、“海纳百川”三大战略计划,围绕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运营体系等事关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驾值观
现在来谈2030,还稍微有点远,立足当下才是王道。
2025年,上半年长安135.5万辆的产销量创近8年新高,也为全年冲击300万辆销量大关铺平了道路,尤其是新能源的表现可圈可点,在上半年已经完成45.2万辆的基础上,全年冲刺100万辆几乎没有悬念,毕竟,下半年才是车市的重头戏,绝大多数车企都能在下半程斩获55%甚至60%的销量。
新央企元年的销量目标达成在即,笔者注意到,新长安对全年营收目标的表述也水涨船高,在此前3000亿元的基础上,朱华荣在此次媒体见面会上提出了一个更高也更具象的数字:3550亿元。
显然,长安对自己的业绩预期早已胸有成竹,此番拿下新央企身份,除了级别更高,进一步激发员工发展活力,更多还是在战略牵引、资源整合、科技创新、整零协同、风险防控等方面更具优势,进而聚焦“新汽车”、“新生态”、“新服务”等锁定未来的新业态。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新央企到底会拿出什么样的产品,才是更令人关心的,在这方面,长安已经承诺:计划在五年内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以上30万台级全球化大单品。甚至,为此长安还将匹配强悍的“钞能力”,未来十年砸2000亿搞研发!
争全球前十,中国长安汽车可是认真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