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BJ30旅行家成都车展实拍体验:混动方盒子空间油耗双突破
成都的夏天,太阳一出来就像要把人烤化。BJ30旅行家在展馆里站着,外面热浪滚滚,我跟几个老车友一起凑过去看新车——这回北京越野带来的,是个主打“轻越野全民化”的升级版,说是叫“旅行家”,其实就是在原来那个方盒子的基础上又往里塞了点料。
现场气氛挺热闹,新车预售价从10万出头到快14万,总共六款。我那会儿还特意拉着销售问了下,“到底有啥不一样?”他笑呵呵地说,这次主打三大卖点:超野、超省、超大。听起来跟去年差不多,但细节确实变了不少。
先说销量吧,BJ30一年多卖出去五万多台,在这个价位算是混动方盒子里的扛把子。有意思的是,这次官方调研发现,不少人买它当“旅行搭子”用——不是光为了省油和空间,更希望能一口气解决出行所有麻烦事。于是就有了这版“旅行家”。
董事长王昊在发布会上讲得挺直白:“咱们做的不只是产品升级,而是让十万元级别的用户也能享受专业越野、MPV空间,还有A0轿车的油耗。”我听完心里嘀咕一句,这话可真敢说,不过实际开起来倒也没那么夸张。
技术配置这块,有几个师傅私下聊过,说四驱响应速度做到0.03秒,还配七种驾驶模式(雪地、沙地那些),加上智能分配扭矩系统,遇到泥坑啥的脱困能力确实提升不少。有个群友自己试过涉水功能,说比上一代稳当,“新手都能玩专业越野”,当然前提是你胆够肥。
关于油耗,我之前最担心这一块——毕竟传统方盒子的毛病就是喝油猛。这回BJ30用的是三擎HEV混动系统,可以纯电跑,也能增程,还有能量回收那套花活。据销售顺嘴一提,两驱综合百公里5.85升,四驱6.45升;但群里有人自测市区堵成狗的时候还能再低点,用他的话讲:“花小轿的钱开轻越野。”
尺寸方面也是亮点之一。我量了一下,比同级别长了一截(4730mm),轴距直接拉到2820mm,据邻居吐槽,“坐后排腿都伸不开头”。五座状态下后备箱可以塞帐篷、自行车这些大家伙,要带娃去露营不用愁;七座版更适合全家老小一起挤进去,有种移动“大平层”的感觉。不过装东西太满容易挡住后视镜,这算个小瑕疵吧。
年轻人喜欢折腾,北京越野也懂得顺势而为。这次原厂出了三件套拓展装备:顶平台、侧爬梯还有灯语书包,看着结实耐造。我见一个技师现场拆装侧挂板,那动作熟练得很。他还随口提一句,现在流行全球自然色系,比如天池蓝和极夜黑这种稀奇古怪颜色,一共七款,都挺招眼球。
预售福利方面稍微复杂些,下订送6000元原厂套件。如果你有F码还能组团买,每个人再拿7500元装备,多给两样东西,包括麦克风和侧挂板。微信群里已经开始抢名额,据说前三天就快满员了。不知道是不是炒作,但活动力度看起来蛮大的。
养护细节上,上周刚OTA推送第四次升级,包括导航精度、一键露营模式还有无线充电效率都有提升。我自己用下来感觉导航没那么容易绕远路,无线充电对iPhone兼容性终于正常了。但隔壁王哥还是觉得屏幕反应慢,他习惯喊维修师傅帮忙刷一下固件,说不定以后还能继续优化吧。“买回来不是终点,经常更新才踏实。”这是他常念叨的一句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同场亮相还有BJ40增程/燃油以及BJ60增程行政版。7月的时候据销售吹牛皮,说 BJ40硬派、新能源硬派销量都冲冠军去了。而 BJ60 那边主要瞄准西部公务市场,对舒适性和智能化要求高一点。据传西北某单位一次性采购几十台,可惜具体数据没人肯透露,只听保养技师悄悄嘟囔:“这些行政车型维修费可不便宜。”
最后插播一个冷门八卦,有位老用户反馈 BJ30 早期版本刹车偏软,新款改进之后效果明显好很多。不过雨季湿滑路面偶尔还是踩底板才停住,不知道是不是轮胎选型问题,下回准备换米其林试试看。另外空调滤芯位置设计略尴尬,每年换一次最好找店里的老师傅帮忙,否则手短根本够不到深处卡扣,这是我亲身教训……
现在看来,从国民方盒子一路进阶到全民旅行家,北京越野这波操作确实让更多普通家庭有机会体验所谓的“轻度硬核生活”。至于十万级混动市场会不会被搅乱?等街上的新款越来越多,再看看谁家的停车场先爆满吧——反正每逢假期高速服务区总有人围观这个“大平层”。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散见于发布会现场交流及微信群聊天记录等日常渠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