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再也不用担心没电!河南高速上1400根充电枪齐发力,让绿色出行一路畅行
难得的长假总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没想到随着新能源车越来越多,“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成为很多人出行的烦恼。今年的十一假期,高速排队半天、为了充电路上焦灼的场景,却在河南省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究竟是什么,让新能源车主们从此不再为充电犹豫?河南交投集团的“高能”操作,给了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
在河南,今年黄金周还没到,省内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就已经各显神通、换新升级。京港澳、大广、连霍、郑云等主干道上,共计60多对高速服务区统一上线了崭新的补能阵列:总共投运充电枪超过1400根,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全部配备超高充电功率的“黑科技”设备。部分服务区直接用上了华为全液冷超充系统,最大功率高达600千瓦。用不少车主的话说,“喝一杯咖啡的工夫,电量就刷刷涨到八成,哪还愁路上耽搁!”
如果你曾经在高速充电区看过一辆辆新能源车排长龙,那在现在的郑州北服务区,看到的场景一定让人咂舌。阳光下,一座造型独特的超级充电站格外显眼,顶部覆盖整齐的单晶硅光伏板,一到晴天就能为下方的充电车辆直接供能。“这就是我们今年着重打造的源网荷储充一体化超级充电站。”运营方高远思骄傲地介绍道。原来,光伏板产生的电能可以优先供现场车辆使用,遇上阴雨或夜晚,还能无缝切换到市电,再加上智能储能装置,真正做到“绿能优先、供电不断”。根据现场监控数据显示,今年9月以来,郑州北服务区平均每天有超过200辆新能源车完成充电,车位还基本保持“随到随用”,用高远思的话说,“让每一位开着新能源车出来玩的市民真切感受到河南绿色发展的速度和温度。”
在采访中,刚充完电的王女士感叹道,去年在外省高速服务区为了补个电,带着家人排队快一小时,这次仅用二十多分钟就搞定了补能,电量也足足达到了80%。而且服务区的整体设施和动线都比往年优化太多,孩子们困了还能在咖啡角喝杯热奶饮,神清气爽后再出发。一组河南交投集团最新统计也显示,今年京港澳和连霍高速新能源车流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36%,但因大规模投运充电枪,服务区最长排队等候时间普遍不会超过15分钟。
除了硬件“内卷”,人性化服务同样步步紧逼。在河南高速上,工作人员24小时待命已不是新鲜事。假期里,充电桩的运维团队昼夜轮班,哪里出现设备闪故障,只要一个电话,五分钟内就会有工程师赶到现场检修。车主要是遇到排队难题,还有专门的“充电服务专员”负责引导,他们甚至还为不会用智能充电桩的老年人提供全流程帮扶,连卫生间怎么走、最近的空闲充电桩在哪儿都能帮忙导航。高远思透露,随着技术和管理的提升,国庆黄金周全省各大服务区“现场冲突”“因排队争执”事件几乎为零,全程充电体验大幅提升。
让不少出行族眼睛一亮的,还有各种补能优惠和暖心活动。河南交投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各地服务区,在十一期间不仅下调部分充电服务费,在郑州北、洛阳、信阳等流量爆棚的服务区,特意安置了多台智能咖啡机。如果你正好来补电,只要扫描充电码,就能免费获得一杯热腾腾的拿铁或美式。“充车、喝咖啡、发发朋友圈,时间一点也不难熬,休息好了反而开车更安全。”一位带娃自驾游的年轻父亲这样分享他的感受。
如此诚意满满,服务为何能如此“硬核”?其中数字化的助攻功不可没。高远思透露:今年4种主要充电信息平台高效联动,成为缓解高峰期排队难题的绝佳助手。交通运输部开发的“e路畅通”小程序,实现对全国服务区充电设施信息的实时同步。河南交投自家的“河南交投新能源充电”小程序更是能精确到每一个服务区的空闲充电枪数和设备运行状态,想知道哪里人少直接一目了然。除此之外,各类地图软件比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也都接入了实时充电信息,选路线时还能提前看到下一站能不能“随到随充”。当然,沿线高速公路上的消息情报板会不间断地更新远近服务区的充电动态,让车主们随时根据最新数据调整补能计划,错峰分流效果显著。
交流中直接暴露一个有趣的场景:不少老司机都会提前在出发前研究沿线哪个服务区最容易充上电,比如从郑州到武汉的热门线路,大家都会选择避开许昌、漯河这两个经常拥堵的“大站”,转而到驻马店、信阳这些中途点进行补能。河南交投的后台数据显示,今年节假日非高峰时段,选择“灵活充电”的用户比例比两年前增长了近60%,说明信息透明直接推动了出行方式的改变。
回到补能本身,很多新能源车主其实并不清楚,超充桩虽快,如果方法不当也可能事倍功半。高远思特别为广大车主总结了一套“三字诀”,——“早、低、八”,也就是说早做规划、低电量再充、80%后就上路。比如早规划,是指出门前通过各大平台提前查查沿线每座服务区的充电情况,有空位就顺路停,堵了就提前补能,不要死盯着某一个站点。低电量再去充电,大体保持车辆剩余电量在20%左右补能,能达到超充桩的最大功率,十多分钟就可从20%升至80%。许多人习惯等到最后10%甚至“红灯”闪了再去找桩,这其实既不利于电池保护,初阶段的充电速度也变慢;超过80%后,充电系统自动会降功率,很多人贪心想充满,这一段恰恰最慢,有时20%到80%用15分钟,80%到100%却得再等上半小时。所以,补到80%迅速上路,到下一个相对空闲的站补电,既不浪费自家时间,也给更多人留下超充资源,这才是“新能源高速出行的智慧姿势”。
河南交投的数据就很能说明问题:据今年“中秋+国庆”连假期间后台监控,省内60多对重点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利用率同比去年提升了51%,但平均排队时长减少了70%;其中采用超充桩模式的服务区,单车补能时间普遍控制在23分钟以内。量化到个人体验,就是“停下来充电就是休息,补能效率快得连玩手机刷视频都不够用,时间一下子就省出来”。
实际调研还发现,随着新能源车普及速度惊人,今年河南报名新购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的人数首次突破160万大关。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五年仅河南一省高速新能源车流量就要翻两番。河南交投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面对如此增速,宣布明年将在全省全面启动新一轮充电设施扩容计划,并计划新增超充桩总量不低于今年的两倍,继续完善全链路数字化补能体系,“让所有新能源车主在河南都能体验到‘随到随充’的高速绿色生活。”
绿色交通的发展,不止省去了路上的焦虑。“每一位在智能充电站补能的车主,都是河南实现碳达峰减排目标、全社会共同守护蓝天白云的一份子。”高远思期待,待明年更多“绿能高速服务区”投入运营,新能源车主的高速自驾游将真正像“喝水”一样简单高效。
智慧出行已经成为现代生活必备的技能。对于每一位新能源车主而言,提前规划路线、善用多平台查找充电信息、遵循科学充电三原则,既有助于节省行车时间,也能为更多人的绿色出行让出一份便捷。以高远思的话作结:“让绿色能源点亮高速,让美好生活在旅途上延续。”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