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博基尼,又一次博得了车迷们的关注,不过这一次不是因为性能突破,而是因为一场关于剪刀门的小型召回。剪刀门,兰博基尼的正字招牌。从1971年Countach原型车横空出世时,这套炫酷设计就牢牢绑定了品牌。甚至搞笑到,别家汽车装了这种门,也要被人念叨一句“兰博门”。这门还没到家,名声却已经传遍天下。
可是,所有的光环背后,总有一些设计、工程和装配的考验在等着品牌。当初马塞洛·甘迪尼搞出剪刀门,做梦都没想到,人类驾驶剪刀门最大的风险,有一天不是惹得小区保安围观,也不是女孩下车走光,而是——脑袋挨一板儿闷棍。最近,兰博基尼就不得不对他们的Revuelto插电混动超跑发起召回,总共27辆,生产区间够宽,可车辆数量确实不多。究其原因,兰博基尼说得直白:剪刀门有掉下来的风险。嗯,花几百万买门槛,最后收获的可能是一记记头顶的温柔杀。
问题出在一个“小配角”——气压挺杆的球形销。这个零件其实就像普通轿车发动机盖或后备厢的撑杆,只不过兰博基尼的剪刀门是重量级,没它撑着,门就失重了。厂家在质检时发现,有的车弹簧掉了。再查,交付前经销商也偶遇类似现象,一查再查,原来是球形销紧固不到位。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整个生产流程中,技术员加强力矩的环节没落实,所以没法保证每辆车都装得妥妥当当。
兰博基尼方面倒是表现得很有风度:目前没收到因这事导致的人身伤害和客户投诉,也没发生事故,但出于安全考虑,主动召回,补补课、拧拧螺丝,避免“头顶流星雨”的风险。
有人也许会想,这又不是高铁,这种小概率事件召回是不是小题大做?可在超跑世界,剪刀门等于精神图腾。倘若支撑用的气压挺杆掉链子,那打开车门时,门就会用牛顿的定律狠狠教主人做人——“打开的门终将下落,人的脑袋终将被亲吻”。如果门在车辆停放时失去撑杆,祝归来的车主好运,他要用一整只手臂的力气把这大门举起来进出。兰博基尼门板,碳纤维也好,钢材也罢,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沉得叫人怀疑人生。剪刀门没砍断人的手;能不能砸晕、咱也不知道。只是兰博基尼还是郑重声明,存在一定人员受伤风险,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
其实细想起来,超级跑车设计从来就不是为了普通人的便利。上世纪70年代的设计师脑洞大开,镜头下的Countach就是个楔形手斧,装普通车门反倒蹩脚。开兰博基尼的,倒车时身子都要探到车外去,剪刀门正好不妨碍操作。要说功能也行,要说噱头更没错——它是兰博基尼的V12标配,一个巨贵的情怀按钮。可是2024年,情怀归情怀,安全要摆正。无人受伤不是输送大礼包的理由,品牌对细节负责才是正途。
在中国的豪车群体里,剪刀门无数次以“炫技神器”的形象出场,成为饭局、婚礼和短视频里的流量担当。可别忘了,就像穿西装打领带也要保证纽扣结结实实一样,门控零部件疏忽不得。再华丽的身姿,都要在安全之下安个根基,否则,好看的剪刀门就会成为“刀落头顶”的现实版隐喻。
兰博基尼这次召回,虽说涉及车辆不多,却意外地展现出所谓豪华品牌背后,常识与细节同等重量。所有令人着迷的设计,归根结底要让人用得安心。正如理财产品有免责条款,超级跑车也总要把最基础的螺丝拧紧——否则,怎么高飞,终将一头栽下。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