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的续命符:一个菱形标,戳破了燃油车最后的体面

最近车圈又出了个乐子,讲真,这乐子有点大。

说是东风日产的祖传大沙发天籁,要成为第一个装上华为鸿蒙座舱的燃油车。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江湖传言,装了鸿蒙的全家桶之后,日产会给天籁的车屁股上,贴一个专属的菱形标。

日产的续命符:一个菱形标,戳破了燃油车最后的体面-有驾

就这事儿,一下就把我干沉默了。

这哪是贴标啊,这简直是纳投名状,是昭和武士给赛博道士交保护费,是天照大神见了雷电法王都得递根华子。

一个曾经靠着“技术的日产”这六个字横着走的巨头,现在不装了,摊牌了,主动要求在自己脑门上刻上“华为认证”,这画面,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次纪元。

你得知道,过去几十年,汽车尾标就是一部赤裸裸的权力简史,是汽车圈的九品中正制。

大众的TSI,本田的i-VTEC,丰田的HYBRID,这些花里胡哨的洋字母,就是刻在你我心里的技术图腾,是鄙视链的顶端。开个带TSI的车,去相亲都感觉自己多了一套房。它们就像修仙小说里的功法秘籍,你有,你牛逼;你没有,你就是个凡人。

日产的续命符:一个菱形标,戳破了燃油车最后的体面-有驾

那时候,咱们的国产车在干嘛?在研究怎么把三菱的发动机调教得更像三菱,在琢磨怎么把车标做得更像奔驰。不丢人,真的,落后就要挨打,谁都是这么过来的。

但时代变了,变得莫名其妙,变得不讲武德。

新能源这阵妖风,直接把牌桌给掀了。大家突然发现,以前聊的发动机热效率、变速箱平顺性,瞬间就不性感了。现在大家聊的是算力,是几块屏幕,是车机能不能打原神,是自动驾驶能不能帮你躲开路边的老头乐。

日产的续命符:一个菱形标,戳破了燃油车最后的体面-有驾

赛道直接从秋名山发卡弯,变成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黑暗森林大逃杀。

最好的手段已经不是把对手的车撞下山,而是直接把整座山给爆了。

就在这个所有人都发疯的时代,华为这个本来做手机的,突然掏出了一本《道诡异仙》,开始在汽车圈修仙。

鸿蒙座舱,乾崑智驾,图灵底盘。

这些名字一听就神神叨叨的,但架不住它好用啊。问界直接被他奶成了一个现象,把一堆老牌车企的脸都按在地上摩擦。

我作为一个曾经的特斯拉车主,讲真,我最开始是看不起这些的。我觉得开车就纯粹一点,人车合一嘛。直到有一次,我在问界M9里,看着那个巨大的幕布唱KTV,我突然悟了。

什么人车合一,都是狗屁。中年男人需要的不是操控,而是一个可以暂时逃离家庭和工作的移动堡垒,一个可以偷偷打游戏的私密空间。

日产的续命符:一个菱形标,戳破了燃油车最后的体面-有驾

讲真,这都是续命,燃-油车该进棺材板的还是得进,耶稣也留不住它,我说的。

日产的续命符:一个菱形标,戳破了燃油车最后的体面-有驾

所以现在,你再看日产要给天籁贴个华为标这事儿,一下就合理了。

日产的心态是什么?是爆了。

自家的燃油车销量跟自由落体一样,电车又搞得稀里糊涂,再不找个大腿抱一下,就真要成仙了,物理意义上的那种。

这帮老家伙终于开窍了!

日产的续命符:一个菱形标,戳破了燃油车最后的体面-有驾

这不叫什么“中国技术赢得世界尊重”,这叫“病急乱投医,投了个最猛的”。这是一个旧时代的巨人,如何给自己插上别人的翅膀,然后假装自己还能飞。

这个菱形标,如果真的有,它的意义就太骚了。

首先,这是权力的反转。以前是洋大人给我们贴标,定义我们。现在是我们给洋大人贴标,认证他们。就好像以前你去网吧,机箱上贴着“Intel Inside”,你觉得这电脑牛逼。现在是Intel的电脑上,反过来贴个“Powered by Tencent Games”,你说这魔不魔幻?

其次,这是视觉体系的入侵。鸿蒙智行的“五界”,视觉符号就是这个菱形或者六边形。日产把这个符号拿过去,就等于在自己的品牌基因里,开了一道任意门,直接通向华为的宇宙。这已经不是技术合作了,这是精神上的归顺。

所以说,以后在路上看到挂着菱形标的天籁,不要上去别人家,里面坐的可能不是日产车主,而是华为的精神股东,你惹不起。

我最近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车都喜欢搞大屏幕,是因为中年男人都需要一个地方偷偷看小姐姐跳舞吗?搞不懂。

可能,这就是时代的洪流吧。燃油车的时代,那个靠压榨发动机最后一匹马力来分胜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它的黄昏,不是被电动机打败的,而是被一块屏幕,一个芯片,一个“你好小艺”打败的。

非常的不讲道理,但它就是发生了。

所以,那个传闻中的菱形标,与其说是勋章,不如说是一道符。

是日产给自己贴的续命符。

它在告诉全世界,你看,我还活着,我还能打,因为我背后站着一个你们都害怕的修仙者。

就问你,怕不怕?

至于什么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什么里程碑,是是是,都对。

但这些宏大叙事背后,永远是一个很朴素的商业逻辑:

日产的续命符:一个菱形标,戳破了燃油车最后的体面-有驾

打不过,就加入。

这才是宇宙的终极真理。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