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最近这个新旧国标电动车的事儿,你听说了吧?
简直就是个大型迷惑行为现场。
按理说,新东西出来了,更安全,技术更好,大家不该抢着要吗?
结果呢?好家伙,一个个跑去抢要淘汰的旧款车,跟超市打折抢鸡蛋似的。
我就搞不懂了,这操作图啥啊?
你说新国标车不好吗?我看资料上写着,又是防火又是防侧滑,还有北斗定位,这配置听着就踏实。
可用户不买账,反手就把旧国标车买成了“绝版理财产品”。
这就好比餐厅推出了健康轻食套餐,结果大家把最后几份红烧肉都给包圆了。
这背后到底哪儿不对劲?
咱们当产品经理的,最爱琢磨这种反常的用户行为。
你坐下,听我给你盘盘这事儿。
这根本不是个简单的“安全”和“效率”二选一的问题。
说白了,这是官方制定的“理想用户画像”和活生生的“真实用户需求”打了一架。
官方觉得,你骑车就该慢悠悠的,安全第一,25公里/小时,完美。
但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每天横跨半个城市通勤,单程十几公里,让你用这个速度龟速爬行,你急不急?
迟到扣的钱,可没人给你补啊。
所以你看,问题的核心一下就暴露了。
用户用脚投票,投的不是新旧,而是能解决他们核心痛点的“自由”。
这个“自由”,就是能自己掌控速度的权力。
旧国标车为什么成了香饽饽?不就是因为它留了个“后门”嘛。
店家一句“哥们儿,能解速”,比你说一万句“我们这车安全”都有用。
这就像你卖一个手机,宣传说“我们这个新手机特别安全,为了防止你沉迷,所有App每天只能用一小时”。
你觉得会有人买吗?怕不是要被骂死。
用户要的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家长”,而是一个懂他、帮他解决问题的“工具”。
这个道理放在哪儿都一样。
现在这个新规,搞了个“一车一池一充一码”,三重防篡改,听着是挺牛的。
技术上把解速的路给堵死了。
可你堵死了路,你堵得住用户的需求吗?
需求就像水,你这里堵住了,它就会从别的地方冒出来。
你看,这不就又回到了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到底是管理重要,还是疏导重要?
咱们做产品,最怕的就是这种“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爹味设计。
以为自己给了用户最好的,其实给的根本不是人家想要的。
你给的安全感,如果以牺牲核心体验为代价,那它就不是安全感,是牢笼。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项目了。
为了所谓的“安全合规”,把产品的主要功能砍得七零八落,搞得用户怨声载道,最后要么没人用,要么大家想方设法去用“破解版”。
何必呢?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就像很多小区的健身器材,设计得那叫一个“安全”,扭腰器转不了几度,漫步机跟原地踏步似的。
结果呢?大爷大妈宁愿去公园里找个树“撞背”,也不用你那个“绝对安全”的玩意儿。
因为那个东西,它满足不了用户的真实需求——锻炼身体,而不是安全地摆个姿势。
电动车这个事儿,一模一样。
所以啊,这事儿不能光骂用户“要快不要命”,也不能光喷商家“没底线”。
得往根上刨。
根在哪儿?
在于我们的管理思路,是不是可以更精细化一点,更像个“产品经理”,而不是一个“监工”。
别上来就一刀切。
能不能搞个产品分级?
你想想,买这玩意儿的人,需求能一样吗?
有的人就是家门口买个菜,送个娃,25公里/小时,绰绰有余,他们是“安全敏感型用户”,新国标车对他们来说是福音。
但还有一大批人,是外卖小哥、是长距离通勤的打工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线。
你让他跟买菜大妈一个速度,这不现实啊。
所以,为什么不能把产品线拉开呢?
你可以有一个“市民悠闲款”,就是现在的新国标,严格限速,主打安全便捷,买菜接娃专用。
然后再出一个“超级通勤款”或者叫“轻便电摩”,速度可以放到40-50公里/小时。
但是,想买这款?行啊,有条件。
你得去考个类似驾照的东西,学习交规,强制要求戴头盔,车辆每年可能需要简单年检,再给你上个保险。
这不就把权、责、利都对等起来了吗?
你想要更快的速度,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学习相应的知识,付出相应的成本。
这才是成熟的解决方案嘛。
而不是把所有人都当成需要被严格看管的“巨婴”,用一个速度标准把所有需求都锁死。
好的规则是给人划出跑道,而不是给所有人套上脚镣。
堵不如疏,这个道理几千年前就明白了,怎么现在还想不通呢?
强行推广一个不完全符合主流用户核心需求的产品,市场就会用最真实、最残酷的方式给你上一课。
这次的“旧国标抢购潮”,就是市场在说话。
它在告诉所有规则制定者:请听听我们的声音,请理解我们的难处。
我们不是不想要安全,我们只是想要一个在安全和效率之间,能让我们自己做选择的权利。
未来的趋势,肯定是更安全、更规范。
但通往这个未来的路,不应该只有一条。
用更细分的产品去满足更多元的需求,用更人性化的规则去引导用户行为,可能比现在这种强制“切换”要来得更平滑,也更得人心。
毕竟,让大多数人舒服了,规则才能真正落地。
不然,今天你防住了旧国标解速,明天可能就会冒出更隐蔽的“魔改”产业链。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需求永远是第一驱动力。
你觉得呢?如果是你来设计这个规则,你会选择“一刀切”限速,还是会考虑这种分级管理的模式?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