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个消息,真是让我有点坐不住了——丰田C-HR+在欧洲正式开卖了,而且一上来就甩出个“王炸”:77度大电池,续航直接干到600公里!好家伙,这不就是冲着特斯拉Model Y和比亚迪元PLUS来的吗?
等等,你说啥?C-HR+?不是那个在国内卖得不温不火、被吐槽“空间小、动力肉、价格还不便宜”的小SUV吗?怎么换个地方就“支棱起来”了?更扎心的是,国内居然暂无上市计划。咱消费者连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是不是有点太“双标”了?这波操作,简直让人上头又劝退。
外观:还是那个“灯厂”丰田的味道
先说颜值。C-HR+延续了丰田家族那套“走路摇头晃脑”的设计语言,犀利的LED大灯组、溜背式车身、悬浮车顶,一个没少。前脸更扁更宽,加上贯穿式灯带,晚上点亮那叫一个“出片利器”。说实话,这外观放在今天也不过时,甚至比一些新势力的“眯眯眼”设计更有辨识度。
但你别忘了,这车在国内叫C-HR,当年刚出来的时候可是“车界网红”,不少人冲着颜值就心动了。可现实是,后排空间小得连个1米75的成年人坐进去都得蜷着腿,后备箱也小得可怜,买个家电都得精打细算。所以光好看不行,实用性和颜值得兼,不然就是“装逼利器”变“买菜车”都难。
内饰:丰田还是那个“老咕噜棒子”味儿
坐进车里,C-HR+的内饰确实比老款精致了不少,中控屏升级到12.3英寸,UI也更现代了,还支持无线CarPlay和Android Auto。但整体布局还是那个味儿——塑料感强、设计保守、科技氛围弱。跟国内动不动就三联屏、AR-HUD的新能源车一比,这内饰简直像从2015年穿越过来的。
不过丰田的车机稳定性确实顶呱呱,不卡不崩,用起来省心。座椅倒是挺舒服,包裹性不错,跑长途不会腰酸背痛。但问题来了:你愿意为一个“省心但不惊艳”的内饰多掏几万块吗?尤其是当你看到隔壁比亚迪的DiLink系统能刷抖音、看视频的时候。
动力与续航:这次真香了!
重点来了!C-HR+这次最大的亮点,就是换上了77kWh的电池包,CLTC工况下续航600公里。注意,是600公里,不是500,也不是550!这数据一出,直接把自家的bZ4X和C-HR甩出两条街。
而且它用的是最新的三电技术,电耗控制得相当不错,百公里才13度电左右。风阻系数也优化到了0.28Cd,这对一台SUV来说相当难得。实际开起来,城市通勤一周一充完全没问题,跑个周边城市也基本无焦虑。
反观国内在售的C-HR双擎,纯电续航才几十公里,燃油经济性是不错,百公里油耗5L左右,但面对油价波动,消费者更想要的是“一劳永逸”的纯电方案。所以你说,这C-HR+是不是打了丰田自己一记“打脸”?早干嘛去了?
智能化:L2级辅助驾驶是标配,但别指望太多
C-HR+在欧洲标配了T-Pilot智驾系统,L2级辅助驾驶全系都有,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自动泊车这些功能。开高速的时候,方向盘能自己居中,堵车时也能自动跟车,省心不少。
但你要指望它能自动变道、自动上下匝道?想多了。这套系统还是以“安全保守”为主,反应有时候慢半拍,跟小鹏、华为那套高阶智驾比,差了不止一个level。不过考虑到丰田一贯的调性,稳定可靠比炫技更重要,也算情有可原。
安全性:丰田的“老本”还在
说到安全性,丰田还真没得黑。C-HR+在欧洲NCAP拿到了五星评级,车身结构扎实,气囊给得足,ESP、ABS这些基础配置一个不少。动态稳定控制系统在过弯时介入及时,不会让你感觉“飘”。再加上T-Pilot的加持,日常驾驶安全感拉满。
相比之下,一些新势力为了堆配置,底盘调校偏软,过弯侧倾明显,开起来像“船”一样。而C-HR+的悬挂系统调得偏运动,路感清晰,过减速带不松散,转弯也不晃,这点确实让人惊喜。
横向对比:它真的能打吗?
咱们拉两台对手来比比。
第一台:比亚迪元PLUS
这可是国内A级纯电SUV的“国民神车”,起售价才13万左右,续航510公里,配置还贼高——全景天窗、电动座椅、360影像全都有。智能化也更激进,DiLink系统能语音控制空调、导航、娱乐,真正做到了“动口不动手”。但缺点也很明显:隔音一般,底盘偏硬,后排中间地台凸起高,三人出行有点憋屈。
第二台:大众ID.3
ID.3在欧洲也是热门选手,操控感强,底盘扎实,百公里加速7秒出头,开起来像“驾驶玩具”。但电池才58度,续航520公里,比C-HR+少了80公里,冬天打折更狠。内饰也是大众祖传的“塑料感”,科技感不如国产,舒适性也不如丰田。
这么一看,C-HR+在续航和可靠性上确实有优势,但价格一上来,竞争力就打折扣了。听说它在欧洲卖35万人民币起,这价格都快赶上Model Y了,你说消费者会不会“气的蹦起来”?
国内为啥不上?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这么好的车,国内为啥不上?难道是怕跟自家的bZ系列抢饭碗?还是觉得国内消费者就该“低人一等”?要知道,C-HR在国内销量一直不温不火,就是因为产品力跟不上。现在人家欧洲版直接升级三电、拉长续航,这不是“区别对待”是什么?
更扎心的是,有些老车主刚买完C-HR燃油版,转头就看到这消息,怕不是要“天塌了”。早知道等一等,现在直接跌冒烟了。
总结:一款让人又爱又恨的车
总的来说,丰田C-HR+在欧洲的表现,可以说是“真香”和“劝退”并存。它有600公里续航、扎实底盘、可靠安全,产品力确实支棱起来了。但内饰老旧、智能化一般、价格偏高,也让它难以成为“爆款”。
最关键是——我们连买的机会都没有。你说气不气?这就像别人桌上摆着一盘红烧肉,你只能看着,还被告知“这菜不外卖”。
所以我想问问你: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如果它明天就国产,卖20万,你会考虑吗?还是说,你更愿意支持那些“配置拉满、价格厚道”的国产车?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