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事不停。德国大众主厂停产。本田减班。很多欧洲车企高管飞到中国。
这次全球停产,起因是一家芯片厂被断供,带来连锁反应。荷兰后来承认当时判断错了,但也很无奈。
先说主角,安世半导体。很多人不熟,但你车里很可能有它的芯片。安世最初是荷兰恩智浦的一个小部门。2019年,闻泰科技用470亿人民币收购它。荷兰政府当时批准了。谁也没想到几年后会被强制接管。
中资接手后,安世开始发展。靠着中国新能源车市场,2024年营收到147亿元,毛利率约37%。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安世份额约5.2%,排第三。小信号MOSFET和ESD保护器件出货多年排第一,车规PowerMOS排第二。它的芯片用在汽车重要部位:发动机、变速箱、刹车、安全气囊,甚至车窗和座椅加热也用它。
问题是,闻泰被美国盯上。2024年9月29日,美国推出“50%穿透规则”:被黑名单企业持股超过50%的公司也受限。闻泰100%控股安世,等于把安世也拉进黑名单。规则一出,荷兰跟进。9月30日,荷兰宣布强制接管安世,把99%股权交给本地机构,并撤换了中国籍CEO。
这让人怀疑。闻泰收购五年,安世在荷兰员工从1200增到1800,营收涨近30%。如果真有技术窃取,荷兰怎么容得下去?
中国反击很快。10月4日,商务部禁止安世在东莞和上海临港的工厂出口特定成品零件。这两家工厂很关键。安世全球年产能110亿枚,中国工厂占了半数,且掌握核心环节。断供直接卡住全球汽车业。
之前欧美政客没重视,觉得只是便宜芯片。但汽车芯片不同于手机芯片,需要严格安全认证。换供应商至少要半年。安世的规模也难以替代。断供在72小时内就引发大问题。
最先受冲击的是大陆集团,宣布电子部门裁员,原因是安世元件断供。随后博世警告,要求车厂按配额用库存,否则要停产。车企更难。本田墨西哥厂停工,北美厂减班。宝马慕尼黑厂紧急改计划。奔驰和日产说库存告急。斯特兰蒂斯成立应急指挥中心,24小时跟踪供应链。
车企高管慌了,纷纷飞到中国,唯一目的求安世中国签字供货。他们不管被荷兰托管的总部,谁有货谁就是关键。压力落在荷兰政府。之前说接管是必要之恶,现在不得不改口。荷兰经济大臣说他们没得选,称ASML很多关键部件靠美国技术,不配合会失去美国支持。换句话说,他们被美国逼着做决定,很无奈。
更尴尬的是,荷兰以为接管总部能掌控,结果中国工厂工程师很快解决技术问题,生产线没停。安世中国提出新规则:旧合同作废,要重新签;只收人民币;优先供应中国市场。这样荷兰的股权形同虚设。
现在美国宣布暂停“50%穿透规则”一年,暂时把安世从限制中移出。中国商务部回应,对符合条件的安世出口给豁免。这不是简单互让,主动权在中国手里。“符合条件”很关键。谁能拿到豁免,欧洲车企能否拿到货,全看商务部评估。中国已有成熟流程。以前管控稀土时,商务部成立工作组,给车企发绿色通行证,快速审批。现在把这套办法用到安世上。
结局是,欧美车企要买芯片,必须跟中国谈。大众和宝马已经和安世中国签新协议,用人民币结算,并承诺增加在华投资。三星则暂停了在荷兰的50亿欧元研发中心项目。谁也不愿把钱投到会被随意接管的地方。
从这件事荷兰处境不妙。抢了企业却拿不到产能,得罪中国又没讨好美国,连三星也停了项目。把供应链政治化,最后伤害的是自己。欧美车企排队求货,让世界看到一个道理:全球供应链不能拿来做政治工具,离开中国就要付出代价。
我想问,你觉得这些欧洲车企会接受人民币结算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