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驾驶频出事故?车企过度包装背后的致命隐患

辅助驾驶频出事故?车企过度包装背后的致命隐患-有驾

你是不是也曾被"解放双手""自动驾驶"这样的广告语吸引?当越来越多的车企把L2级辅助驾驶包装成"自动驾驶"时,危险正在悄然逼近...

法律红线:辅助与自动的本质区别

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早已划清界限:L0-L2级系统必须由驾驶员全程监控,属于辅助驾驶;只有L3级以上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然而现实中,某些车企在宣传手册中用"自动"替代"辅助",在演示视频里刻意剪辑掉系统警告画面,这种偷换概念的营销手段,就像给新手司机配了副失准的导航仪。

血泪教训:过度信任引发的悲剧

今年6月某车主开启"智能驾驶"后放任不管,最终酿成惨剧的案例绝非孤例。调查显示,超70%的辅助驾驶事故源于驾驶员错误认知。更可怕的是,某些自媒体为博流量,竟鼓吹"高速睡觉""脱手追剧"等危险行为,这些内容在短视频平台的播放量动辄破百万,形成病毒式传播的死亡陷阱。

行业乱象:监管利剑终于出鞘

8月13日两部门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直击痛点:禁止车企暗示辅助驾驶即自动驾驶,要求强制驾驶员监测系统不可关闭。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这记重拳虽让企业面临阵痛,却是行业走向规范的必经之路。就像当年安全带强制安装的争议,今天看来却是挽救无数生命的关键设计。

科技本该让生活更安全,而非成为危险的温床。当车企把营销话术凌驾于生命安全之上时,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说"不"。下次看到炫酷的自动驾驶宣传,不妨多问一句:这到底是科技进步,还是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别让过度包装成为夺命杀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