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埃尔法的“加价神话”遭遇了打击。在国内市场,埃尔法向来是百万级豪车的代表,曾有段时间,买一辆埃尔法不加个十几二十万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有人甚至加价30万只为尽快提车。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不仅让埃尔法涨足了面子,也顺带让买这车的人被包装成了“圈内人”,车还没上牌呢,社交门票已经安排到位。

不过,据今年8月底有自媒体爆料,埃尔法的部分车型现在只需加价2.75万就能提车,比起动辄加十几二十万的时期,简直像是打骨折卖菜,搞得不少人都直呼“加价神话崩了”。这消息一出,汽车圈炸锅了,大家都在琢磨这是真优惠,还是个别案例。
为此,媒体记者实地跑了趟北京、杭州等地,经销商普遍反馈现车依然紧俏,主流加价仍在十万左右,老款甚至还能加到四万,个别买家加十几万也能成交,远没有网上说得那么夸张。所以,现在的局面可能是“个别抛货低价,主流行情还强”,但整体趋势已见颓势。
埃尔法为什么能撑起加价神话这么多年?说白了,供货少、需求大、定位高这三板斧用得太溜。从2010年登陆中国,到后来高端商务MPV选择稀缺,埃尔法直接变身身份象征。明明在日本只是家用、出租车,国内到了百万元以上。“香港明星保姆车”效应一拉,身份感直接拉满,加价也就成了常态。
但风水轮流转。从近两年数据看,埃尔法在中国市场销量开始滑坡。2022年2.1万辆,同比下跌12%,2023年只剩下1.9万辆,进口高端车整体也走下坡路。去年全国进口乘用车才70万辆,直接对半砍。到今年头七个月才27万辆,又跌了三成。大环境变冷,埃尔法自然腰杆也不再那么硬。
更扎心的是,国产高端MPV横空出世。极氪009、腾势D9、别克世纪,智能化、科技感、性价比一路狂飙。粤港澳湾区,曾经埃尔法牢牢把控70%市场;现在,极氪009和腾势D9已经双双抢走了“头把交椅”,腾势D9今年上半年直接卖出6万辆,国内MPV市场第一。身份神话遇上高科技和实用性,谁更能打不言而喻。
再看中国消费者购车习惯,早些年讲究身份、讲究有面子,买车就是买个社交标签。现在大家越来越务实了,智能化配置、舒适体验、性价比才是硬道理。加上国产新势力品牌摆出一条龙产品链,从低端到高端全能覆盖,原先的进口车光环变得黯淡。
当然,虽然现在埃尔法还没到“贴钱送”的地步,雷克萨斯、丰田埃尔法等高端进口车销量依然撑场面,但非豪华品牌的进口车销量却一跌再跌。进口车市场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新势力车企的崛起不是偶然,更像是临门一脚把旧时代踹翻了。
细细想想,埃尔法这几年加价梦碎也不是突发事件。毕竟市场蛋糕就那么大,“新势力”分一块,“国货”分一块,传统进口品牌自然要交出一些筹码。没有永远的赢家,得失都得顺其自然。
所以,那些当年花加价买车的人,如今看行情走低,心里估计也挺复杂。有的觉得捡了便宜快出手,有的干脆继续享受身份和舒适。如果纯粹追求实用和科技,国产高端MPV选择多得很;非要讲究圈层感和面子,进口品牌还有一席之地,但加价的门票越来越不值钱了。

说到底,一辆车的价值早就不止于标签和价格。新旧势力交替,产品比拼已经进入白热化,买车这件事回归理性消费,中国市场看得就是谁能更懂用户心思。这年头,只靠身份效应和“货少价高”那一套,可不够用了。
看着埃尔法的行情变迁,有句话脱口而出:风水轮流转,终究轮到谁家还得看实力。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