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全固态掀桌子!续航1500公里定档,现在买车真是大冤种?

北京的张先生手里攥着这几年省吃俭用存下的三十万,就在昨天深夜,他那根悬在支付密码上方的手指突然僵住了,屏幕上的订车页面在那一刻显得特别刺眼,因为他刚刚刷到了一条消息,就在那一瞬间,他感觉自己如果按下这个支付键,这三十万可能瞬间就会蒸发掉一大半,这种恐惧感不是来自于哪个财经专家的危言耸听,而是源自广汽集团放出的那个甚至带着点血腥味的技术深水炸弹。

全固态电池,1500公里续航,2027年批量上路。

001

这种感觉太熟悉了,就像是你刚咬牙买了一台顶配的3G手机,还没拆封呢,隔壁柜台就开始挂4G智能机的宣传海报了,那个时刻你根本感受不到喜悦,只有满背脊的冷汗,这次广汽并不是在搞什么PPT造车,那个有些吓人的技术指标就这么赤裸裸地摆在那,60Ah的大容量电芯,还有那个懂行人一看就会心惊肉跳的数字,77mAh/cm²的面容量,咱们现在的电车哪怕是所谓的旗舰车型,这面容量撑死也就顶到4或者5,就这两三个数的差距,哪怕你不懂电化学,你也能闻到这里面的火药味。

广汽全固态掀桌子!续航1500公里定档,现在买车真是大冤种?-有驾

你得知道,现在满大街跑的所谓长续航电车,实际上是在电池包里塞满了易燃的电解液,就像每个人都在屁股底下坐了一小桶油箱去跑生活,冬天一冻就趴窝,撞狠了就起火,可全固态不一样,它直接把电池里的那点液体抽干了,用了固态电解质,这就好比是从煤油灯换成了LED,是一次彻头彻尾的维度打击,400Wh/kg的能量密度是什么概念,现在的三元锂电池费劲巴力也就是250上下,这意味着你以后从北京开到上海,也就是在高速服务区上一趟厕所的功夫,车不需要充,人不需要歇,这种降维打击才让张先生的手悬在半空放不下来,现在的所谓技术先进在三年后那就是一堆等着贬值的废铜烂铁。

002

广汽全固态掀桌子!续航1500公里定档,现在买车真是大冤种?-有驾

我们把时间轴拉长了看,这事儿背后根本不是一家车企在炫技,这是一场已经持续了十年的赌局,以前在这个桌子上坐庄的是日本人,丰田手里攥着一千多项固态电池的专利,没事就拿出来晃晃,今天说2025年量产,明天推到2027年,后天又变成2030年以后只限量产几千台,这种狼来了的故事讲得太多,以至于很多人都麻木了,觉得固态电池那就是个遥不可及的圣杯,可这次广汽不一样,中国人走的路子太野了,我们没去死磕那些只有实验室里能做出来的完美材料,而是直接奔着工程化去了。

广汽全固态掀桌子!续航1500公里定档,现在买车真是大冤种?-有驾

你想想当年的光伏板是怎么被咱们把价格打得让西方绝望的,就是这种狠劲,广汽现在的策略就是要把全固态电池从神坛上拽下来,扔进生产线里去绞肉,2026年就要装车跑数据,2027年就要让普通人买得到,这个时间表一旦兑现,那就是扇在那些天天开会画大饼的日韩车企脸上的一记响亮耳光,以前我们总说弯道超车,这次连弯道都不走了,直接把赛道给换了,对于那些还在研发怎么让液态锂电池多跑五十公里的工程师来说,这种感觉估计和诺基亚看着乔布斯拿出iPhone时是一样的,绝望又无奈。

这里头还有个很少人提的细节,就是那个干法工艺,电池极片像擀面皮一样不用溶剂直接压出来,这不光是省钱,这解决了固态电解质碰水就完蛋的死穴,这种工程细节的突破才是真正让资本市场睡不着觉的原因,一旦这个量产跑通了,哪怕现在的成本还很高,按照中国产业链那个恐怖的迭代速度,把价格打下来的速度可能会快到让你怀疑人生。

003

说到这你可能也跟着焦虑了,是不是现在买车就是纯纯的大冤种,其实也不全是,这就得往深了去扒一扒人的心理和真正的用车账本了,很多人在这个节点陷入了一种等待的怪圈,好像这三年不开车日子就能过得去似的,如果你的车是用来跑生意的,是每天接送孩子不让他大冬天在校门口冻得跺脚的,那现在成熟的液态电池技术其实已经够用了,那种因为不买最新技术而产生的损失感,其实是一种心理陷阱,我们称之为虚假亏损。

但是,如果你那台车也就是个周末玩具,或者家里本来就有一台油车能凑合,那我劝你真的做个理性的等等党,因为2027年这个时间节点太微妙了,它不光是电池技术的更新,很可能伴随着整个二手车估值体系的崩塌,试想一下,当市场上开始充斥着那种撞不坏、烧不着、一充跑一千公里的车时,你手里这台还需要小心翼翼规划充电路线的老爷车,那时候还能值几个钱,这种代差带来的残值跳水,可能比你这两年油费省下来的钱要多得多。

而且你别忘了那个全天候不衰减的特性,北方的朋友最有感触,现在的电动车到了零下二十度那就是个笑话,但固态电池即便是在哈尔滨的冬天,也就是掉个百分之十不到的续航,这不仅仅是省心,这是给了电动车在北方生存的真正尊严,这种尊严是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踏实感。

004

其实广汽这波操作,撕开的不仅是技术壁垒,更是利益分配的那层遮羞布,以前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宁德时代做大电池,主机厂老老实实买,现在广汽自己跳出来搞中试线,这背后的博弈太有意思了,车企不想再给电池厂打工了,话语权的争夺从来都是血淋淋的,你有了核心技术你就能挺直腰杆子说话,广汽那个全固态中试生产线的投产,与其说是个技术里程碑,不如说是向整个供应链发出的战争动员令。

谁是受益者,谁是受害者,这个账单很清晰,那些还抱着旧产能不放、甚至还想着靠规模效应吃老本的企业,接下来几年的日子会很难过,技术的巨轮碾过去的时候,它根本不会跟你打招呼,资本是最敏感的,现在很多热钱已经开始从液态电解液的产业链里往外撤,拼命地往固态电解质原料里钻,哪怕像是锂镧锆氧这种听起来拗口的材料,现在也是投资人眼里的香饽饽,这就是趋势的力量。

还有个深层的心理维度值得玩味,为什么我们这么渴望全固态,其实骨子里是我们对安全和掌控的极致追求,燃油车时代我们习惯了带着易燃液体跑,那是因为油箱物理结构极其成熟,而电动车这几年的自燃新闻把大家的神经搞得太脆弱了,我们潜意识里需要的不仅是那个1500公里,更是一个不会在半夜突然起火的承诺,全固态电池卖的不只是电量,是这种深层的心理安全感。

005

最后再回到张先生纠结的那个晚上,他关掉了手机屏幕,看着窗外漆黑的夜色,那一刻他其实并没有得到一个标准答案,技术洪流裹挟着每个人往前走,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也许最聪明的做法不是盲目地买或者死板地等,而是看清这局棋里自己到底是棋手还是棋子,这三年对于整个汽车工业来说是黎明前的最后黑暗,而对于每一个具体的消费者来说,就是一场关于需求和欲望的艰难平衡。

那个未来就在那摆着,2027年不远了,也许当你真的握上那台全固态电池汽车的方向盘,感受着没有任何里程焦虑的旅程时,你回过头来看今天的纠结,会觉得这不过是科技进化史上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但此时此刻,这种纠结却是如此真实且沉重。

参考来源

搜狐网

广汽集团官方发布会实录

高工锂电产业数据

盖世汽车新能源技术专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