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今天把话说开了吧。
聊那台传说中2026年要蹦出来的全新国产奥迪A6L,绕来绕去没意思。
这车最大的瓜,根本不是什么抛物线车顶或者矩阵大灯,而是它那颗“心”,可能要被掏出来,换成华为的。
对,你没听错。
一台流淌着巴伐利亚血液的德意志战车,它的中枢神经系统——从你听的歌到车走哪条道——可能都得姓“华”了。
这事儿想想就带劲。
奥迪这是图啥呢?
是想开了,还是被逼得没办法了?
我更倾向于后者。
你现在坐进一台奥迪里,摸摸那块MMI屏幕,再上隔壁新势力的车里划拉两下,那感觉,就像你还在用诺基亚砸核桃,人家已经开始用眼神解锁折叠屏了。
奥迪自己也门儿清,再这么自己玩下去,迟早被当成老古董。
所以,干脆心一横,把“灵魂”外包了。
这操作,简直就是把祖传的宝剑递给了一个外来的顶尖高手,说:“兄弟,你来舞,我这身子骨跟不上了。”
鸿蒙座舱、乾崑智驾……听着是挺唬人,可我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我这脑子里总会闪回一个画面,那还是奥迪A6L的C7时代,一个简单的升降屏,几个质感无敌的旋钮,每一次“咔哒”声都像是机械表的精密吟唱。
那时候的奥迪,灵魂是发动机的轰鸣和quattro在雪地里撒野的稳重。
现在呢?
灵魂变成了“小艺小艺,给我放首DJ”?
这感觉就像你最喜欢的摇滚老炮,突然有一天穿着紧身裤开始唱跳Rap了。
你说他跟上时代了吧?
确实。
但那味儿,不对了。
当然了,奥迪也不是拍脑门决定的。
你看看现在这市场,都卷成什么样了。
隔壁宝马5系加长,跟吃了生长激素似的,一脚迈过5米1大关,那气场,恨不得在车屁股上刻四个大字:“不服来战”。
奔驰E级呢,依旧是那个揣着手假装稳重的老钱,但内饰那块大屏幕也暴露了它内心的焦躁。
奥迪能怎么办?
只能更激进。
你瞅瞅海外版那张脸,那中网大得像个黑洞,要把前面所有的车都吸进去。
熏黑的四环标,摆明了就是要跟过去的“官车”形象彻底割席。
它不再是那个在单位门口等你下班的沉稳中年,而是一个混迹在夜店,眼神里写满故事的痞帅青年。
这套设计语言,说白了,就是一场豪赌。
赌赢了,是“爷青回”;赌输了,就是“东施效颦”。
内饰也一样。
一块巨大的曲面屏横在你面前,实体按键?
那是什么古董玩意儿?
全给我集成到屏幕里去!
科技感是拉满了,但我总担心,冬天戴着手套,想开个空调除雾,结果在屏幕上戳了半天,最后只能靠哈气。
那种盲操的从容感,彻底没了。
所以啊,这台2026年的全新国产奥迪A6L,它就像一锅东北乱炖。
德国人提供了最顶级的锅和肉(车身、底盘、发动机),中国人负责调那最关键的“一勺灵魂”(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
这锅菜最后端上来,是让人惊艳的融合菜,还是一言难尽的黑暗料理?
我猜,到时候咱们买车,可能看的不再是2.0T还是3.0T,而是它的算力有多少T,芯片是哪家的,OTA升级的速度够不够快。
车,正在从一个机械产品,加速变成一个电子产品。
这到底是进步还是悲哀?
我也不知道。
我只知道,当有一天,你的奥迪能帮你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甚至能预测你下一秒想听什么歌的时候,你可能会突然怀念起那个需要你用钥匙启动、用双手掌控、偶尔还会犯点小脾气的“老伙计”。
所以,2026年,我们到底会买到一辆什么?
是一台挂着奥迪标的超级智能终端,还是一场关于汽车灵魂归属的盛大实验?
等着瞧吧,这出戏,肯定比车本身还有意思。
全部评论 (0)